2021年武漢理工大學成人高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升本)培養方案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學科類型:工學
計劃學制:2.5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辦學形式:網絡教育、函授教育 學習方式:網絡課程+集中面授
最低畢業學分規定
課程性質
課程分類 | 公共課程 | 專業課程 | 實踐性環節 | 總學分 |
必修課 | 22 | 46 | 17 | 85 |
選修課 | 2 | 3 | / | 5 |
一、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
(一)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1:培養學生愛黨愛國,遵紀守法的思想,誠信友善,愛崗敬業的品質。
培養目標2:培養自主學習、協同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3:培養學生從事電氣工程設計施工,現場管理能力。
培養目標4: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活學活用,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目標5:培養學生的勞模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
(二)畢業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1:政治理論水平得到提高,法治觀念得到加強。
基本要求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基本要求3: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工程數學等基礎知識。
基本要求4: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專業基礎課程理論知識。
基本要求5:本專業主干課程的理論知識得到系統化訓練,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基本要求6:掌握電氣工程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要求7:具備參與或獨立完成電氣工程設計管理能力,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基本要求8:掌握電氣工程系統設計和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項目設計與實施管理能力。
基本要求9:英語基礎和應用水平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外語閱讀和交流能力。
基本要求10:具備一定的社會交往與溝通能力,能夠就專業技術和工程項目管理問題與單位或個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基本要求11: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信息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附表(一)培養目標實現矩陣
| 培養目標1 | 培養目標2 | 培養目標3 | 培養目標4 | 培養目標5 |
基本要求1 | √ |
|
|
|
|
基本要求2 | √ |
|
|
| √ |
基本要求3 |
| √ |
|
|
|
基本要求4 |
| √ | √ |
|
|
基本要求5 |
|
| √ | √ |
|
基本要求6 |
|
| √ |
|
|
基本要求7 |
|
|
| √ |
|
基本要求8 |
|
| √ |
|
|
基本要求9 |
| √ | √ |
|
|
基本要求10 |
|
|
| √ | √ |
基本要求11 |
| √ |
|
|
|
二、專業必修課程和學位課程
(一) 專業必修課程
1.專業必修課程名稱
《電路原理1》、《電路原理2》、《電子技術基礎》、《可編程控制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機學》、《電氣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傳感與檢測技術》、《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2.課程內容簡介
(1)《電路原理1》課程是研究電路的基本規律及電路的分析方法,是電子、通信、電氣、自動控制等專業必修的重要基礎課。本課程內容包括:電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阻性電路分析方法,電路定理,含有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儲能元件,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時域分析。
(2)《電路原理2》課程是研究電路的基本規律及電路的分析方法,是電子、通信、電氣、自動控制等專業必修的重要基礎課。本課程內容包括:正弦量和相量的基本概念,正弦穩態電路分析,交流功率分析,三相電路,磁耦合電路分析,電路的頻率響應,拉普拉斯變換及其在電路中的應用,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二端口網絡。
(3)《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高等學校的一門必修的專業技術基礎課,課程內容體系由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幾大部分組成。主要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和三極管,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電子電路中的反饋,直流穩壓電源,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和時序邏輯電路等內容。
(4)《自動控制原理》是電氣、自動化類專業重要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包括: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控制系統的建模方法和數學模型的建立,線性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法、根軌跡法、頻域分析法以及校正環節的設計等方法,線性離散控制系統的分析以及數字控制器設計等。
(5)《可編程控制技術》課程內容包括:繼電接觸控制線路的組成原理、線路分析及控制系統裝置的硬件和軟件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現代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組成原理。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理解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掌握PLC的基本原理,閱讀PLC的程序,分析PLC控制系統,根據生產實際的需要,設計相應的PLC控制系統,編寫相應的程序。
(6)《電機學》課程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闡述的是電機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及各種運轉狀態、電機及變壓器的有關參數的測定和運行特性以及電動機的起動、調速、制動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7)《電氣工程基礎》課程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必修核心課程。本課程的內容范圍包括:電力系統的基本概念、發電與輸變電系統、配電系統、電力系統負荷、電力網的穩態計算與短路計算、電氣主接線的設計與電氣設備的選擇等。
(8)《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重要課程,課程內容包括:電力電子器件及其驅動、緩沖和保護,可控整流電路,逆變電路,直流-直流變流電路,交流-交流變流電路,PWM控制技術和軟開關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領域。
(9)《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是電氣類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又是學習本專業其它必修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的重要基礎,在本專業方向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課程的內容是建立電力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電力系統穩態分析、電力系統故障分析、電力系統穩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分析計算方法。
(10)《傳感與檢測技術》課程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的重要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傳感與檢測技術的定義、基本構成、發展現狀和趨勢、應用,傳感器與測量系統的一般特性,信號分析基礎,測量誤差分析與測量數據的處理,各種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與特性、測量電路以及應用,新型傳感器與現代檢測技術,系統抗干擾技術等。
(11)《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課程旨在講授交、直流電動機完整的控制理論體系。內容包括:轉速開環控制的直流調速系統,轉速閉環控制的直流調速系統,直流雙閉環控制的直流調速系統,直流調速系統的工程設計,直流調速系統的數字控制,異步電動機的穩態數學模型及調速,變頻器,異步電動機的矢量控制,異步電動機的直接轉矩控制。
(12)《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主干課程。課程教學內容包括:單片機系統的發展歷史、基本組成、工作原理、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以MCS-51為代表的單片機的基礎知識、指令系統、編程語言、程序設計的方法和技巧、接口電路及應用方法;常用的系統開發工具軟件與仿真軟件的操作使用。
(二)學位課程:
《電氣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
附表(二)畢業基本要求實現矩陣
課程類型 | 課 程 名 稱 | 畢業基本要求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公共必修課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 | √ |
|
|
|
|
|
|
|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 | √ |
|
|
|
|
|
|
|
|
| |
形勢與政策 | √ | √ |
|
|
|
|
|
|
|
|
| |
網絡教育學習導論 |
|
|
|
|
|
|
|
|
|
| √ | |
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 |
|
| √ |
|
|
|
|
|
|
|
| |
大學英語 |
|
|
|
|
|
|
|
| √ |
|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
|
| √ |
|
|
|
|
|
| √ | |
專業必修課 | 電路原理1 |
|
|
| √ |
|
|
|
|
|
|
|
電路原理2 |
|
|
| √ |
|
|
|
|
|
|
| |
電子技術基礎 |
|
|
| √ |
|
|
|
|
|
|
| |
自動控制理論 |
|
|
|
| √ |
|
|
|
|
|
| |
可編程控制技術 |
|
|
|
| √ |
|
|
|
|
|
| |
電機學 |
|
|
|
| √ |
|
|
|
|
|
| |
電氣工程基礎 |
|
|
| √ |
| √ |
|
|
|
|
| |
電力電子技術 |
|
|
|
| √ |
|
|
|
|
|
| |
電力系統分析 |
|
|
|
| √ |
|
|
|
|
|
| |
傳感與檢測技術 |
|
|
| √ |
|
|
|
|
|
|
| |
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 |
|
|
|
| √ |
|
|
|
|
|
| |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
|
|
| √ |
|
|
|
|
|
|
| |
專 業 選 修 課 | DSP技術與應用 |
|
|
|
| √ |
|
|
|
|
|
|
虛擬仿真實驗 |
|
|
|
| √ |
|
|
|
|
|
| |
電力電子裝置及控制 |
|
|
|
| √ |
|
|
|
|
|
| |
其它選修 課 | 大學生健康心理學 |
| √ |
|
|
|
|
|
|
|
|
|
大學生涯規劃與職業發展 |
| √ |
|
|
|
|
|
|
|
|
| |
創業實訓 |
| √ |
|
|
|
|
|
|
|
|
| |
建筑藝術賞析 |
| √ |
|
|
|
|
|
|
|
|
| |
實踐環節 | 可編程控制技術課程設計 |
|
|
|
|
|
| √ |
|
|
|
|
電氣工程基礎課程設計 |
|
|
|
|
|
| √ |
|
|
|
| |
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 |
|
|
|
|
|
| √ |
|
|
|
| |
畢業實習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畢業設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教學進程安排表
課程 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 分 | 學 時 | 考核 方式 | 學期分配 | 備 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必
修
課
程 | 公
共
課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3 | 48 | 考試 |
|
| √ |
|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3 | 48 | 考試 |
| √ |
|
|
|
| ||
形勢與政策 | 2 | 32 | 考查 | √ | √ | √ | √ |
| 每學期修讀0.5學分 | ||
網絡教育學習導論 | 1 | 16 | 考試 | √ |
|
|
|
|
| ||
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大學英語2 | 3 | 48 | 考試 | √ |
|
|
|
|
| ||
大學英語3 | 3 | 48 | 考試 |
| √ |
|
|
|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3 | 48 | 考試 | √ |
|
|
|
|
| ||
專業必修課 | 電路原理1 | 3.5 | 56 | 考試 | √ |
|
|
|
|
| |
電路原理2 | 3.5 | 56 | 考試 |
| √ |
|
|
|
| ||
電子技術基礎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自動控制理論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可編程控制技術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電機學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電氣工程基礎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電力電子技術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電力系統分析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傳感與檢測技術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 | 4 | 64 | 考試 |
|
|
| √ |
|
| ||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 3 | 48 | 考試* |
| √ |
|
|
|
| ||
選 修 課 程 | 專業選修 | DSP技術與應用 | 3 | 48 | 考試* |
|
| √ |
|
| 至少修讀3學分
|
虛擬仿真實驗 | 3 | 48 | 考試* |
|
|
| √ |
| |||
電力電子裝置及控制 | 3 | 48 | 考試* |
|
|
|
| ||||
其它 選修 | 大學生健康心理學 | 2 | 32 | 考試* | √ |
|
|
|
| 至少修讀2學分
| |
大學生涯規劃與職業發展 | 2 | 32 | 考試* |
|
|
|
| ||||
創業實訓 | 2 | 32 | 考試* |
|
|
|
| ||||
建筑藝術賞析 | 2 | 32 | 考試* |
|
|
|
| ||||
實 踐 環 節 | 1 | 可編程控制技術課程設計 | 2 | 2周 | 考查 |
| √ |
|
|
|
|
2 | 電氣工程基礎課程設計 | 2 | 2周 | 考查 |
|
| √ |
|
|
| |
3 | 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 | 2 | 2周 | 考查 |
|
| √ |
|
|
| |
4 | 畢業實習 | 3 | 3周 | 考查 |
|
|
|
| √ |
| |
5 | 畢業設計 | 8 | 8周 | 考查 |
|
|
|
| √ |
| |
總 計 | 90 |
|
| 17 | 23 | 23.5 | 15.5 | 11 |
|
四、修讀說明
(1)最低畢業總學分:90學分。
(2)課程考核由學習過程評價與期末考試組成,課程總評成績=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60%。考核方式為“考試”的課程,期末考試一般以閉卷形式為主;考核方式為“考試*”的課程,期末考試一般以開卷形式為主;考核方式為“考查”課程,一般以實驗報告、實習報告、課程設計、小論文、大作業、畢業設計等形式完成。
(3)集中面授學時占該課程總學時的10%-15%。
(4)網絡教育學生除完成學校規定的最低畢業學分以外,還須參加網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課程),成績合格,方能畢業。
武漢理工大學成人高考院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