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應用技術(高升專)
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研究計算機系統管理、應用軟件開發、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和網站建設等方面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數據庫應用開發、網站配置與測試、網站運營與維護、技術服務等。例如:京東、當當等網站的設計與開發,數據庫的建設與管理,軟件的測試與維護等。
國民教育系列專科及以上,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宗教信仰、財產狀況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報考 。
須具有高中、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畢業證書,年滿18周歲。
內容簡介: 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內容包括 程序設計基本技術, C 語言語法介紹,C 語言中的構造數據類型及指針的應用, 文件系統應用, 迭代、遞歸、簡單排序、數值積分等常用算法。
2、數字邏輯(Digital logic)
內容簡介:數字邏輯是介紹邏輯電路的分析及設計的一門學科。內容包括:根據數字系統邏輯設計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弄清數字系統中數據的表示形式及特點,根據邏輯代數的概念,定理和規則來對各種邏輯電路進行分析和設計,本課程是計算機類的必修技術基礎課程之一。
3、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
內容簡介:數據是現實世界對象的某些特性和特征的部分抽象。利用計算機來解決實際問題,首先必須抽取和定義與問題有關的數據集合(數據),然后選取一種適合計算機操作的存儲和操作的數據表示(結構)。本課程主要介紹各種典型的數據結構的特點、物理存儲方法和在這些數據結構上可以完成的操作的原理及算法。主要內容包括表、樹、圖、查找、分類與文件的組織及各種數據結構的典型應用。本課程介紹了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數據結構,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如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編譯理論等打下堅實基楚,本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主干必修課程之一。
4、計算機組成原理(Principle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內容簡介:計算機組成原理是從硬件的角度研究計算機各大部分的原理組成和計算機設計的一門科學。內容包括總線及系統結構,運算方法及運算器,指令系統及控制器的組成與設計方法,典型外部設備的組成以及與主機的連接和通訊方法。本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主干必修課程之一。
5、數據庫概論原理(Principle of Database)
內容簡介:數據庫技術所研究的問題就是如何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如何高效地獲取和處理數據。本課程內容包括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包括數據模型,數據庫系統構成,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組成;網狀數據庫 DBTG,關系數據庫,SQL 語言,關系數據庫理論,數據庫設計等。數據庫系統是一門綜合技術,它是許多軟件的綜合應用,是使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的必備知識。本課程是計算機有關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
6、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
內容簡介:操作系統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本課程主要講授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實現技術,并給出操作系統完整的邏輯結構和用戶界面,并以常用的多任務操作系統 UNIX 為例剖析操作系統的結構、實現及系統調用命令的使用。
7、計算機網絡(Computer Network)
內容簡介:本課程以開放系統互連(OSI)的七層參考模型為基礎,著重分析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及協議的功能與實現。內容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應用層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并以 TCP/IP 協議為例講解。本課程是計算機及通信類專業必修專業技術課之一。
本學科培養計算機技術高層次應用人才。通過本教學計劃實施及理論、抽象、設計 實驗等教育過程,使學生不僅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而且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 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適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飛速發展的能力;具有總結規律、認識本質、 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涉足廣泛學科領域的能力。因此,本學科畢業生將在德、智、 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可勝任獨立與合作計算機應用與開發研究、從事企業、事業及 產業部門的管理、產業研究與開發工作。
本學科學生要求具有堅實的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寬人 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培養高尚的道德修養及 社會活動能力,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知識獲取和創造思維能力。 通過本教學計劃實施,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應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論及基本知識; (2)掌握系統分析方法; (3)具有開發計算機軟件、硬件應用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計算機學科的發展動態; (5)具有良好的外語水平,掌握文獻檢索、Internet 技術及搜索工具,具有較強的 資料搜索能力; (6)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較高的社會人文水平。
網絡信息類企事業單位:網站設計與開發、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系統設計和測試、應用軟件開發、系統管理與維護、信息產品設計與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