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工程(專升本)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活動,也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陸上,直接或間接為人類生活、生產、軍事、科研服務的各種工程設施,例如房屋、道路、鐵路、管道、隧道、橋梁、運河、堤壩、港口、電站、飛機場、海洋平臺、給水排水以及防護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為新建、改建或擴建各類工程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相關配套設施等所進行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安裝和維護等各項技術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實體。
國民教育系列專科及以上,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宗教信仰、財產狀況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報考 。
須具有大專以上畢業證書,年滿18周歲。
《結構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結構設計》、《建筑 CAD 及軟件應用》、《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建設法規》、《建筑抗震設計》、《土木工程結構試驗》、《建筑工程概預算》。
2.課程內容簡介
(1)《結構力學》課程主要教學內容:體系的幾何構造分析,靜定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影響線,結構的位移計算,超靜定結構解法:力法、位移法和漸近法。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計算原理,能對桿件結構進行力學分析與計算。
(2)《土力學與基礎工程》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常見的礦物、巖石的種類、性質與鑒定的方法,土的分類及土的工程性質,土的力學性能與土工試驗。土的應力變形計算,土的抗剪強度及地基承載能力,淺基礎、樁基礎、沉井基礎的設計與施工,土坡穩定,相應的土工試驗,基礎施工圖。通過課程內容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一般地質的構造、地貌和淺層地下水對工程施工的影響,具有土工試驗儀器的操作能力,掌握土工試驗的基本技能,能夠對一般天然地基淺基礎、樁基礎等進行設計與驗算,并繪制結構施工圖。
(3)《房屋建筑學》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民用和工業房屋的建筑設計與構造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通過課程內容學習,使學生能對一般民用和工業房屋進行建筑設計與構造設計。
(4)《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混凝土和鋼筋的物理與力學性能,混凝土結構的基本設計原則,混凝土構件的軸心受力、受彎、受剪、受扭、受沖切與局部受壓的承載力計算,混凝土構件的裂縫與變形計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基本概念以及軸心受拉、受彎計算。通過課程內容學習,使學生掌握混凝土構件的基本設計原理與知識,具有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設計計算能力,熟悉現行的結構規范和結構標準圖。
(5)《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主要教學內容:鋼結構的材料特性、鋼結構的連接、鋼結構基本構件的受力性能及其設計原理。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鋼結構的特點、受力性能,掌握鋼結構基本構件和連接的設計方法,為進行較復雜鋼結構的設計和研究打下基礎。
(6)《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主要教學內容:以解決土木工程施工實踐中的技術問題為出發點,重點闡述施工工藝及原理,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流水理論及網絡技術的應用。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對不同類型的建筑物與結構物的施工過程、安全措施、質量要求等施工的重要環節有所了解,使學生掌握對不同施工對象的實際操作技能的技術與知識,從而能更好的組織好現場施工。
(7)《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樓蓋結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設計、框架結構設計。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混凝土結構的基本原理與設計知識,使學生具有混凝土結構設計能力,能應用現行結構規范和結構標準圖進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與驗算,并繪制結構施工圖。
(8)《建筑 CAD 及軟件應用》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建筑 CAD 制圖軟件中二維基本繪圖命令及操作方法、圖形編輯修改命令及操作方法、工程圖樣的繪制方法和步驟等內容;軟件建模、計算分析、輔助施工繪圖。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靈活運用相關軟件進行專業施工圖的繪制和結構設計計算,使學生了解常用建筑工程軟件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應用范圍、方法和手段。
(9)《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工程項目前期策劃、范圍管理、組織管理、計劃系統、成本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合同管理、風險管理、溝通協調和信息管理的理論和技術。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四控三管一協調”、 統籌管理工程項目的能力,從而具備未來工程項目管理者乃至高層工程企業管理者的素質。
(10)《工程建設法規》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建設法規概論,工程建設程序法規,工程建設執業資格法規,城鄉規劃法律制度,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法規,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法規,工程建設監理法規,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法規。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工程建設法律意識,使學生具備運用所學建設法律、法規基本知識解決工程建設中相關法律問題的基本能力。
(11)《建筑抗震設計》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地震與抗震設防的基本概念、抗震設防的原則與設計方法,場地類別劃分、地基與基礎的抗震驗算,地震作用計算與結構抗震驗算,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設計,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設計,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的抗震設計等。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原理與設計知識,能夠應用現行結構規范對一般房屋結構進行抗震驗算和設計。
(12)《土木工程結構試驗》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加載方法,量測技術與儀表,結構模型試驗,數據分析與處理,土木工程結構的靜載、動載和抗震試驗,工程結構無損檢測,道路與橋梁工程的現場檢測與評定,地下工程結構的現場檢測等。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土木工程結構試驗與檢測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悉相關儀器設備的原理與使用方法,對試驗或檢測數據進行正確的分析、處理,依據相關的標準、規范,撰寫試驗或檢測報告。
(13)《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建筑工程定額、工程概預算,工程竣工結算。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使學生熟悉房屋建筑工程定額,并能依據當地現行定額編制土建施工圖預算,確定工程造價,了解水、電預算編制,能進行工程竣工結算,具有從事建筑工程概預算的能力。
(二)學位課程
《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建筑抗震設計》
培養目標 1: 培養學生愛黨愛國、遵紀守法的思想和誠信友善、愛崗敬業的品質。 培養目標 2: 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專業技術基礎知識,能應用基礎理論進行技術分析。 培養目標 3: 培養學生參與或獨立完成土木工程項目設計、施工和監管的能力。 培養目標 4: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創新性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目標 5: 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勞動品質和大國工匠精神。
基本要求 1:具備較好的政治理論水平,具備良好的法治觀念。 基本要求 2: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基本要求 3: 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數學及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知識。 基本要求 4: 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專業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 基本要求 5: 本專業應用技術原理和方法得到系統化訓練,實踐應用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基本要求 6: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熟悉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流程。 基本要求 7: 具備一般土木工程項目設計能力,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基本要求 8: 掌握管理學基本原理和知識,具有一定的現代企業管理能力。 基本要求 9: 英語基礎和應用水平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外語閱讀和交流能力。 基本要求 10: 具備良好的社會交往與溝通能力,能夠就專業技術和管理問題與單位或個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基本要求 11: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信息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級經濟管理部門,工商企業中從事土木工程工作和與物流相關的鐵路,航空,港口,倉儲等管理和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