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教育系列??萍耙陨?,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宗教信仰、財產狀況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報考 。
1、具有中國國籍; 2、年滿18周歲;3、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 4、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身體健康狀況、居住地等限制,均可報考。
網絡與新媒體(專升本)
原專業代碼:B050307,原專業名稱:網絡傳播
清單專業代碼:050307T,清單專業名稱:網絡與新媒體
課程類別 | 課程 序號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備注 | 最低學分/ 學分小計 | ||
公 共 基 礎 課 | 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 16/30 | ||
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 ||||
3 | 00015 | 英語(二) | 14 | 選考不低于10學分;申請學位者英語(二)必考。 | ||||
4 | 06779 | 應用寫作學 | 5 | |||||
5 | 08118 | 法律基礎 | 5 | |||||
專 業 核 心 課 | 6 | *00642 | 傳播學概論 | 6 | 學位課程 | 35/37 | ||
7 | *00908 | 網絡營銷與策劃 | 3 | 學位課程 | ||||
*00909 | 網絡營銷與策劃(實踐) | 2 | ||||||
8 | *06392 | 網絡信息編輯 | 4 | 學位課程 | ||||
9 | 02139 | 計算機信息檢索 | 5 |
| ||||
10 | 04845 | 互動媒體設計 | 3 |
| ||||
11 | *06390 | 新聞道德與新聞法規 | 4 |
| ||||
12 | *06391 | 廣播電視概論 | 4 |
| ||||
13 | 07817 | 電子政務 | 6 |
| ||||
選 考 課 | 可從同層次選考課程庫中,或湖北省自學考試現行開考的其他同層次專業中,自主選擇與本專業課程名稱及代碼不相同的理論課程選考,達到學分規定要求。 | |||||||
畢業考核 | 14 | *18584 | 網絡傳播畢業考核 | 不計 學分 |
|
| ||
其他要求 | 合格課程總學分不低于70學分,合格課程門數(不含畢業考核)不少于13門,畢業考核合格及以上;申請學位者英語(二)必考。 |
說明:“*”表示原專業考試計劃已設課程。
隨著全球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高速演進,我國信息化戰略方向日益明確,現在已經從政策高度的層面大力推進三網融合的進程、從而帶動了新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現在乃至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新媒體與網絡等新興產業都會急需大量的復合型的人才。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為了回應政府和產業界的要求,結合學院多年積累的在新媒體與網絡領域領先的教學和研究成果,以及和業界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本年度招收新媒體網絡經營方向的本科學生。
網絡新媒體專業是2015年教育部新備案的本科專業之一,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充分適應和捕捉全球化進程中,媒介技術的突飛猛進所帶來的結構性變動的新型媒介人才。進入信息社會后,技術發展和媒介轉型迫切需要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本專業正是在對這一社會需求的洞察之下順勢開設。我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立足于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熟悉新媒體技術、關注媒介與社會發展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學生應具備媒介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具備媒體產品制作能力、對媒體使用與社會發展認識能力、以及關注媒介發展與社會治理的能力,成為熟悉現代媒體技術、關注媒介與社會發展相關問題的領航性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能夠進入傳統新聞出版行業(如廣播電視集團、報社等)從事數字化出版與傳播工作;媒介傳播公司的內容管理、策劃、受眾調查工作;新媒體大數據采集、挖掘、分析工作;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教育與科研機構的新媒體研究工作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