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10月自考經濟思想史試題以及答案
做試題,沒答案?上自考365,網校名師為你詳細解答!
全國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經濟思想史試題
課程代碼:0014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政治經濟學正式成為系統的獨立學科的標志是( D )
A.15世紀末重商主義經濟思想和學說的形成
B.1615年《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的出版
C.17世紀配第《政治算術》一書的出版
D.18世紀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的出版
2.在經濟思想史上首次提出“經濟”一詞、并著有《經濟論》一書的思想家是(B
A.亞里斯多德B.色諾芬
C.亞當·斯密 D.大衛·李嘉圖
3.歐洲中世紀最著名的經院哲學家是( A )
A.托馬斯·阿奎納B.奧略里·奧古斯丁
C.克尤斯·加圖 D.亞里斯多德
4.最初提出“重商主義”一詞的學者是( C )
A.亞里斯多德B.威廉·配第
C.亞當·斯密 D.弗朗斯瓦·魁奈
5.按照馬克思的劃分,古典學派產生于( B )
A.16世紀末期 B.l7世紀中葉
C.18世紀初期 D.18世紀中葉
6.馬克思所說的“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創始者是( B )
A.亞當·斯密B.威廉·配第
C.大衛·李嘉圖 D.西斯蒙第
7.在經濟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的高低取決于借貸資本供求量的學者是( c )
A.約翰·洛克B.威廉·配第
C.達德利·諾思 D.伯納德·孟德維爾
8.法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是( A )
A.皮埃爾·布阿吉爾貝爾 B.坎梯隆
C.弗朗斯瓦·魁奈 D.杜爾哥
9.在經濟思想史上第一個專門研究人口問題的學者是( C )
A.亞當·斯密B.大衛·李嘉圖
C.托·羅·馬爾薩斯 D.西斯蒙第
10.政治經濟學“四分法”(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創始人是( B )
A.約翰·雷姆賽·麥克庫洛赫 B.詹姆斯·穆勒
C.約翰·穆勒 D.馬歇爾
11.約翰·穆勒研究了國際價值的決定問題,提出了( A )
A.國際需求方程式B.絕對優勢原理
C.供給方程式 D.比較優勢原理
12.西斯蒙第在經濟學說史上最主要的貢獻,就是他第一個論證了( D )
A.勞動價值論B.最后一小時論
)
全國2007年10月自考經濟思想史試題以及答案
C.資本主義制度是完美無缺的制度 D.資本主義制度必然發生經濟危機
13.提出和鼓吹樂觀主義的“經濟利益和諧論”的學者是(D )
A.約翰·穆勒B.西尼爾
C.本杰明·富蘭克林 D.弗雷德里克·巴師夏
14.德國新歷史學派的方法論主要是( D )
A.抽象演繹法B.實證分析法
C.假設推理法 D.歷史歸納法
l5.被稱為“美國學派的創始人”、“美國第一個經濟學家”的學者是( C )
A.亞歷山大·漢密爾頓B.本杰明·富蘭克林
C.亨利·查爾斯·凱里 D.亨利·喬治
16.美國制度學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是( A )
A.托爾斯坦·凡勃倫 B.約翰·洛格斯·康蒙斯
C.威斯利·克萊爾·米契爾 D.約翰·貝茨·克拉克
17.被稱為“數理經濟學之父”、其著作被認為是“劃時代的著作”的學者是( B )
A.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B.安東尼·奧古斯丁·古爾諾
C.里昂·瓦爾拉斯 D.帕累托
18.奠定杰文斯在經濟思想史上和邊際效用學派、數理學派中地位的著作是( D )
A.《財富理論中數學原理的研究》
B.《交換規律的發展和人類行為的準則》
C.《經濟學原理》
D.《政治經濟學理論》
19.邊際生產力分配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 )
A.約翰·貝茨·克拉克B.威克塞爾
C.龐巴維克 D.門格爾
20.為了有效反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提出“時差利息論”的學者是(
A.門格爾B.龐巴維克
C.戈森 D.維塞爾
21.在政治經濟學史上第一次正確論述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的學者是( C )
A.威廉·配第B.弗朗斯瓦·魁奈
C.亞當·斯密 D.大衛·李嘉圖
22.重農學派在經濟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在于( A )
A.嘗試分析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動過程
B.關于勞動價值論的論述
C.關于剩余價值的闡述
D.關于國家職能的論述
23.德國歷史學派的奠基者是(D )
A.卡爾·克尼斯 B.希爾德布蘭德
C.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D.威廉·羅雪爾
24.經濟學說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政治經濟學”一詞的著作是( B )
A.《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B.《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
C.《政治經濟學概論》
D.《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25.古典經濟學的基本經濟思想是( C )
A.政府干預經濟
B )
全國2007年10月自考經濟思想史試題以及答案
B.對內實行保護貿易,對外實行自由放任
C.由市場自發起調節作用的經濟自由主義
D.由政府宏觀調控下的國家干預主義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以下關于早期重商主義的觀點,正確的有( ACD )
A.被稱為重金主義或金塊主義
B.被稱為重工主義
C.嚴禁金銀出口和貨幣外流
D.被稱為貨幣主義
E.主張自由貿易
27.古典經濟學進步性的標志主要有( CE )
A.認為財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領域
B.初步研究了經濟周期問題
C.開始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內在規律,并作出了初步的科學分析
D.認為國家必須積極干預經濟生活,管理和指導經濟
E.把經濟理論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
28.19世紀30年代經濟學論戰的主題有( AD )
A.關于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
B.關于斯密的國際貿易理論
C.關于薩伊定律
D.關于李嘉圖的利潤論
E.關于邊際效用價值論
29.西尼爾關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論述有( BD )
A.政治經濟學是關于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科學
B.政治經濟學是關于財富的性質、生產和分配的科學
C.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經濟制度趨勢的科學
D.政治經濟學應該只研究財富的性質、生產、交換及分配等一般規律
E.政治經濟學是關于資源配置的科學
30.新歷史學派基本經濟觀點的特征包括( ABE )
A.把道德倫理因素看作經濟活動中的決定因素,并以此來說明社會現象
B.強調國家和法律對經濟的作用
C.強調經濟規律具有普適性
D.強調自然、技術等對經濟的作用
E.認為國家是“超階級性”的
31.瓦爾拉斯最主要的理論貢獻有( BC )
A.首次提出了勞動價值論 B.作出了一般均衡分析
C.提出了邊際效用論 D.提出了邊際生產力分配論
E.提出了消費者剩余理論
32.約翰.穆勒經濟學說的特點表現為( ABCD )
A.調和論B.折中主義
C.改良主義 D.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
E.國家主義
33.以下關于威廉·配第的觀點,正確的有( ABCE )
全國2007年10月自考經濟思想史試題以及答案
A.是最早研究宏觀經濟問題的經濟學家之一
B.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C.試圖計算國民總產值、國民收入和支出
D.是邊際分析的開拓者
E.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最初基礎
34.西斯蒙第對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進行了分析,認為( BCD )
A.生產過程只是暫時的、局部的
B.資本主義生產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
C.社會收入具有不斷縮小的趨勢
D.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不斷擴大
E.生產和消費有自動均衡的趨勢
35.杰文斯認為經濟學的研究課題主要有( ABD )
A.以效用為基礎的價值分析B.經濟政策
C.以勞動為基礎的價值分析 D.貨幣市場和經濟危機
E.社會心理和文化習俗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柯爾培爾的重商主義政策和主張主要有哪些?
(1)改革稅制,廢除實物稅,實行貨幣稅;減輕農民和領主的賦稅來保證農產品的低價,促進出口手工業的發展。(2)大力扶植和獎勵出口手工業生產,制定貸款條例,對購買原料及銷售產品實行優惠。(3)鼓勵和招聘外國熟練技術工人,禁止本國同類人員出國。(4)改善交通條件,廣修道路,開鑿運河,組織運輸公司。(5)擴大海軍艦隊,努力開拓海外殖民地,以利于法國從國外掠奪財富。
(6)建立商船隊,壟斷貿易公司,積極擴大殖民地貿易。
37.簡述李斯特的經濟學說和政策主張。
(1)李斯特以歷史事實證明:自由貿易政策只對經濟發達的先進國家有利,而對經濟落后國家有害。經濟先進國家在發展之初在曾在不同程度上實行過保護關稅政策。(2)他力圖從理論上證明,由于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等各不相同,因而各國間的經濟發展沒有共同的規律可循;古典學派的“世界主義經濟學”不能適用于每個國家,應以“國家經濟學”來代替。(3)“國民生產力”理論是他經濟學的核心部分。(4)提出了“經濟發展階段論”。認為當時的德國和美國正處在需要保護關稅的農工業時期。(5)提出了農地制度論,提倡推行中等規模的農場經營,以形成中產階級的農民。(6)提出了保護關稅的核心政策主張。
38.李嘉圖是如何批判斯密的價值理論的?
沒有對斯密理論的批判,就不可能有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發展,但李嘉圖對斯密理論的批判,不是簡單否定,而是摒棄其中的錯誤,吸收和改造其中有價值的東西。(1)李嘉圖不同意斯密關于財富就是能夠得到的權利和支配的權力的觀點,認為自然不只在農業中起作用,而在制造業中也起作用。
(2)李嘉圖反對斯密關于價值決定于商品能夠買到和支配的勞動量的規定,也反對斯密把勞動的價值當作始終不變的唯一真實和最終的尺度。(3)批判了斯密關于谷物的價值不會改變的說法。(4)不同意斯密關于商品中包含的勞動時間決定價值的規定不適用于雇傭勞動制度的觀點。(5)始終批判斯密價值決定于收入的錯誤觀點。
39.簡述亞當·斯密的國際貿易理論。
(1)斯密的國際貿易理論建立在其關于分工優勢原理的基礎之上,是其關于個人分工和交換學說的發展和延伸。(2)斯密在反對重商主義“有利的貿易差額”理論和政策中,提出了絕對優勢原理。
(3)他把生產目的和優勢原理聯系起來,主張根據優勢進行分工,在國內實行自由放任,在國外開展自由貿易。(4)分工的好處主要是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節約社會勞動,使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優勢。
(5)一個國家的優勢,有的是自然固有的,有的是后天獲得的,二者都可形成該國生產上的成本優
全國2007年10月自考經濟思想史試題以及答案
勢。這可形成以絕對優勢為基礎的國際分工和貿易。(6)富有國家的相對優勢在制造業方面,應當專業化于農業。這可以形成以相對優勢為基礎的國際分工和貿易。
40.什么是奧地利學派的抽象演繹法?它有哪些特點?
(1)抽象演繹法就是把經濟現象先還原為各種要素,再對之進行量的衡量,并找出其運動規律,從而解釋經濟現象。(2)抽象演繹的具體化是:把人和物的關系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前提和出發點;由于欲望無窮、物質生產有限所產生的如何以有限的資源來實現欲望的最大滿足就成為經濟學的任務。(3)抽象演繹法的特點是:注重對于孤立個體經濟的研究,這是抽象演繹法的立足點;把對個人心里的分析作為經濟研究的起點;強調個人消費,主張拋開生產。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1小題12分,第42小題13分,共25分)
41.試述薩伊銷售論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
1)薩伊銷售論的中心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薩伊定律”。(2)其主要思想是:買賣只是商品之間的交換,貨幣只是便利商品交換的轉瞬即逝的媒介;商品的供給會為本身創造市場需求,因此,在自由競爭條件下,市場上總供給與總需求總會趨向于相等和均衡。(3)該理論的主要作用是否認全面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宣揚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其要點有三個: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具有自我調節機制,它將使商品生產供求平衡;利率能自動調節消費、儲蓄和投資,使儲蓄和投資相等;商品最終總是以商品購買的。上述這些思想后來為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所普遍接受,成為凱恩斯主義生產生前的傳統信條。(4)“薩伊定律”在經濟思想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由它引起的大論戰一直延續到當代,成為某種再生產理論和否定普遍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理論的依據。李嘉圖完全接受了“薩伊定律”的觀點。
42.試述阿·馬歇爾經濟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主要是綜合性,這貫穿其理論體系的始終。在馬歇爾的理論體系中,融合了歷史學派、奧地利學派、數理學派的方法和觀點,他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資本生產力論和節欲論等舊理論,同邊際效用論、社會達爾文主義等新理論結合起來,綜合為一個集各種經濟學之大成的新體系。具體來說,馬歇爾的理論體系具有以下特點:(1)以心理分析為基礎。他把人類動機分為兩類:一是追求滿足,二是避免犧牲。這兩類動機的均衡成為絕大多數經濟范疇和經濟規律的基礎。(2)贊成漸進的社會改良主義。他認為漸進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狀態。(3)強調所謂“連續原理”,即強調經濟現象間的數量關系和某些方面的相似聯系。(4)強調“邊際增量”分析方法,并進一步將其運用到資源配置,要素替代,收入分配等各個方面。(5)強調“均衡”分析,主要是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但也沒有拋棄一般均衡分析。(6)強調靜態分析,并以此說明經濟的穩定性。馬歇爾的經濟學說是對古典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一方面繼承了李嘉圖和約翰·穆勒的學說,另一方面又引入邊際效用分析,強調需求的重要性,因而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
點;強調個人消費,主張拋開生產。
四、論述題
41、(1)薩伊銷售論的中心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薩伊定律”。(2)其主要思想是:買賣只是商品之間的交換,貨幣只是便利商品交換的轉瞬即逝的媒介;商品的供給會為本身創造市場需求,因此,在自由競爭條件下,市場上總供給與總需求總會趨向于相等和均衡。(3)該理論的主要作用是否認全面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宣揚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其要點有三個: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具有自我調節機制,它將使商品生產供求平衡;利率能自動調節消費、儲蓄和投資,使儲蓄和投資相等;商品最終總是以商品購買的。上述這些思想后來為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所普遍接受,成為凱恩斯主義生產生前的傳統信條。(4)“薩伊定律”在經濟思想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由它引起的大論戰一直延續到當代,成為某種再生產理論和否定普遍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理論的依據。李嘉圖完全接受了“薩伊定律”的觀點。
42、主要是綜合性,這貫穿其理論體系的始終。在馬歇爾的理論體系中,融合了歷史學派、奧地利學派、數理學派的方法和觀點,他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資本生產力論和節欲論等舊理論,同邊
際效用論、社會達爾文主義等新理論結合起來,綜合為一個集各種經濟學之大成的新體系。具體來說,馬歇爾的理論體系具有以下特點:(1)以心理分析為基礎。他把人類動機分為兩類:一是追求滿足,二是避免犧牲。這兩類動機的均衡成為絕大多數經濟范疇和經濟規律的基礎。(2)贊成漸進的社會改良主義。他認為漸進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狀態。(3)強調所謂“連續原理”,即強調經濟現象間的數量關系和某些方面的相似聯系。(4)強調“邊際增量”分析方法,并進一步將其運用到資源配置,要素替代,收入分配等各個方面。(5)強調“均衡”分析,主要是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但也沒有拋棄一般均衡分析。(6)強調靜態分析,并以此說明經濟的穩定性。馬歇爾的經濟學說是對古典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一方面繼承了李嘉圖和約翰·穆勒的學說,另一方面又引入邊際效用分析,強調需求的重要性,因而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