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對外經濟管理概論全真模擬試題四(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目前,在國際貿易中世界貨物貿易額一般是指 ( )
A.世界各國的進口貨物總額
B.世界各國的出口貨物總額
C.世界各國的出口貨物總額和進口貨物總額之和
D.世界各國的進口貨物總額或者世界各國的出口貨物總額均可
2.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最高的行業是 ( )
A.旅游
B.運輸
C.建筑
D.其他商業服務
3.推動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 )
A.資源
B.勞動力
C.科學技術
D.經濟政策
4.在水平型產業內貿易理論中,寡頭壟斷模型解釋的產業內貿易的成因是 ( )
A.規模經濟
B.成本差異
C.相互傾銷
D.消費者多樣化偏好
5.征收差價稅是為了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差價稅 ( )
A.是一種滑動關稅
B.是一種固定不變的關稅
C.按照出口價格與世界價格之差來征收
D.按照國內價格與世界價格之差來征收
6.根據制定稅則的權限,海關稅則可分為 ( )
A.單式稅則和復式稅則
B.自主稅則和協定稅則
C.保護稅則和自由稅則
D.直接稅則和間接稅則
7.通過加重進口商的資金負擔,使其不愿進口,來限制進口的措施是 ( )
A.外匯管制
B.預先進口存款制
C.利潤匯出限制
D.進口許可證制
8.下列屬于出口直接補貼的是 ( )
A.出口某種商品時,付給出口廠商的現金補貼
B.減免或退還出口商品所繳納的國內稅
C.商品出口時,免征出口稅
D.對出口商品實行延期付稅、減低運費、提供低息貸款和復利率等
9.國際商品協定解決的是初級產品貿易問題,其主要目的是 ( )
A.為了滿足發達國家對該類商品的消費需要
B.為了使生產該類產品的國家夸大出口
C.為了該類商品的價格穩定與供求平衡
D.為了滿足發展中國家對該類商品的消費需要
10.我國出口的商品大多屬于 ( )
A.勞動密集型產品
B.知識密集型產品
C.技術密集型產品
D.高新技術產品
11.我國最重要的轉口市場是 ( )
A.美國
B.日本
C.香港
D.臺灣
12.我國絕大多數稅目的稅率使用 ( )
A.從量稅
B.從價稅
C.復合稅
D.滑準稅
13.國際技術貿易實際上是 ( )
A.國際技術移動
B.有償的國際技術轉讓
C.國際技術援助
D.非商業性轉讓
14.商業商標是 ( )
A.商品的制造者使用的商標
B.商品的銷售者使用的商標
C.服務性行業使用的商標
D.用來證明商品的原料的商標
15.在保護本國服務業時,各國通常采用 ( )
A.關稅手段
B.外匯控制手段
C.經濟調節手段
D.市場準入方面的手段
16.國際服務貿易政策可分為 ( )
A.有形貿易政策和無形貿易政策
B.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C.總貿易政策和具體貿易政策
D.直接貿易政策和間接貿易政策
17.當前世界上吸收、利用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是 ( )
A.美國
B.日本
C.中國
D.英國
18.在對外借款中,不能用于建設項目,卻能緩解會員國國際收支逆差時的壓力的是 ( )
A.國際開發協會提供的貸款
B.世界銀行貸款
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
D.亞洲開發銀行
19.目前各國實行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質上均是 ( )
A.自由浮動
B.管理浮動
C.單獨浮動
D.聯合浮動
20.目前金融期貨市場最熱門和發展最快的期貨交易是 ( )
A.外匯期貨
B.利率期貨
C.股票指數期貨
D.貨幣期貨
21.位于我國服務貿易法律體系最高層次的是 (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B.《反不正當競爭法》
C.《服務貿易總協定》
D.《中國外匯市場管理條例》
22.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居民和非居民之間投資與借貸的增減變化的賬戶是 ( )
A.經常賬戶
B.資本賬戶
C.金融賬戶
D.“凈誤差與遺漏”賬戶
23.在我國利用外資的投資方式中,這種方式是債務和股權混合的產權,是項目構成的有關單位組成財團成立的股份組織,這種方式是 ( )
A.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B.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C.中外合作開發企業
D.BOT投資方式
24.我國企業在海外間接上市的方式中,關于買殼上市說法正確的是 ( )
A.是指在海外注冊一家控股公司,對國內公司進行控股,以控股公司名義海外申請上市,籌集資金用于國內
B.是指國內企業與已上市的外國知名企業合并,通過增發新股或換股上市
C.是指通過購買另外一家已在境外證券公司掛牌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股票取得公司實際控制權,再注入我國國內資產和業務
D.買殼上市是中外合資企業海外上市通常采用的方法
25.銀行保函中的預付款保函的擔保金額應與業主預付款的金額相等,一般為合同總金額的( )
A.5%~10%
B.10%~N15%
C.10%~20%
D.20%~30%
26.在逐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過程中,針對交易主體,應先放松 ( )
A.銀行貸款的匯兌限制
B.投資基金的匯兌限制
C.自然人和企業的資本交易匯兌限制
D.金融機構證券投資的匯兌限制
27.稅制改革后,實行的內外資企業相同的所得稅名義稅率為 ( )
A.15%
B.24%
C.30%
D.33%
28.下列國際承包合同中,只在建造規模較大而且較復雜的工程項目中簽署的合同是( )
A.施工合同
B.設備供應與安裝合同
C.工程咨詢合同
D.工程服務合同
29.在國際發展援助方式中,其他官方資金援助的主要實施方式是 ( )
A.直接投資
B.出口信貸
C.技術援助
D.糧食援助
30.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援助資金主要來源于 ( )
A.會員國的自愿捐款
B.會員國認繳的股份
C.市場融資
D.直接投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至少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在國際貿易理論中,將技術創新作為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理論包括 ( )
A.比較成本論
B.相互需求論
C.要素稟賦論
D.技術差距論
E.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32.將重商主義發展為保護貿易理論的主要人物是 ( )
A.漢密爾頓
B.李斯特
C.凱恩斯
D.亞當·斯密
E.大衛·李嘉圖
33.我國實行出口退稅制度中,出口產品必須是 ( )
A.已征稅產品
B.高新技術產品
C.工業產品
D.報關離境的出口產品
E.財務上作出口銷售的產品
34.許可證貿易按授權范圍分,可分為 ( )
A.普通許可
B.排他許可
C.獨占許可
D.可轉售許可
E.交叉許可
35.下列關于國際收支說法正確的是 ( )
A.國際收支是存量概念,是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點上的對外資產與對外負債的總和
B.國際收支是流量的概念,是一國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所有對外經濟交易的總和
C.只有居民與非居民的經濟交易才屬于國際收支的范疇
D.國際收支不僅包括居民與非居民的交易,還包括非居民與非居民的交易
E.國際收支的國際經濟交易內容包括兩大類:交換和轉移
36.中國現行的外匯制度中,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包括 ( )
A.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實行銀行結匯制度
B.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實行外匯留成制
C.取消經常項目外匯支付限制
D.實行進出口收付匯核銷制度
E.通過進出口報關單聯網核查系統進行貿易真實性審核
37.從實踐來看,各國通常采用的國際技術貿易政策有 ( )
A.國際技術貿易禁止政策
B.國際技術貿易鼓勵政策
C.國際技術貿易限制政策
D.國際技術貿易閉關政策
E.國際技術貿易完全開放政策
38.下列關于國際融資租賃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項國際融資租賃交易同時涉及兩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
B.一項國際融資租賃交易同時涉及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供貨商
C.租賃的設備由承租人自行選定,出租人只負責按照承租人的要求購買設備
D.除購買設備外,出租人應承擔設備缺陷、延遲交貨的責任和設備維修的義務
E.出租人在租期內只能將設備出租給一個特定的承租人
39.下列關于投標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投標前組成的投標小組成員的能力是企業能否中標和獲利的關鍵
B.制定投標價格時,應核算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還包括一些不可預見的費用
C.在制定標價時,標價制定的越低,中標率則越高
D.標書應盡早投遞,中標把握大
E.招標機構在開標后將投標人按報價高低排出名次,直接選出中標者
40.下列屬于聯合國發展系統專門機構的是 ( )
A.世界衛生組織
B.兒童基金會
C.人口活動基金會
D.聯合國糧農組織
E.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征收反補貼稅的作用。
42.簡述新貿易理論中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論的主要內容。
43.簡述我國對外投資的立法原則。
44.簡述國際儲備的構成形式。
45.簡述我國技術引進的基本原則和政策。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收益和風險分析。
47.試述隨著當今世界各國政治和經濟實力的不斷變化,國際發展援助呈現的新特點。
一、1.B 2.A 3.C 4.C 5.A 6.B 7.B 8.A 9.C 10.A 11.C 12.B 13.B 14.B 15.D 16.B 17.C 18.C 19.B 20.C 21.A 22.C 23.D 24.C 25.B 26.C 27.D 28.D 29.B 30.A
二.31.DE 32.ABC 33.ADE 34.ABCDE 35.BCE 36.ACDE 37.ABC 38.BCE 39.ABC 40.ADE
三、41.通過增加進口商品的價格,抵消其所享受的補貼金額,削弱外國進口商品競爭能力,使它不能在進口國的國內市場上進行低價競爭或傾銷。
42.該理論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命題:
(1)潛在出口品是由國內需求決定的,即國內對某種產品的市場需求是該產品出口的可能性條件。
(2)影響一國需求結構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
(3)兩個國家收入水平越相似,需求結構就越接近,兩國之間的貿易可能性和貿易量就越大。
43.(1)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原則。
(2)國際化原則。
(3)國家經濟安全原則。
(4)長期規劃與短期計劃相結合原則。
44.國際儲備的形式包括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
(1)黃金儲備。黃金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作為金融資產的貨幣性黃金。
(2)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性資產,其主要形式為國外銀行存款和外匯政府債券。
(3)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也稱為普通提款權,是指會員國在IMF的普通資金賬戶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資產。
45.(1)技術引進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國力、特點和條件出發,結合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技術結構、發展特點來選擇引進技術的基礎和方式,這是技術引進的一項基本原則。
(2)技術引進首先要保證建立在國家經濟發展急需的基礎上,同時又結合經濟體制改革,以利于搞活大中型企業。
(3)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推廣創新,并使之國產化。
(4)進一步完善技術引進的市場戰略,堅持多方位引進技術。
(5)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
(6)利用多渠道籌集外匯資金,引進先進和適用技術。
(7)利用稅收杠桿,對有些項目的技術引進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四、46.(1)收益分析。①降低交易成本。一是減少了繁瑣的審批手續,二是企業匯兌費用直接得到減輕,三是壓縮了尋租空間。
②推動金融市場的完善和深化。一是促進外匯市場的發展,二是推動資本市場的規范化和國際化。
③便利國企重組及其跨境資本運營。
④提高金融調控和監管的有效性。
(2)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風險分析。
①人民幣匯率風險上升。
②加重中國資本外逃的潛在風險。
47.(1)政治色彩日益濃厚。
(2)附加條件日益增多。
(3)援助規模停滯不前。
(4)大部分援助國沒有達到聯合國規定的援助標準。
(5)援助格局發生了變化。雙邊發展援助已從原先的以美國、日本、西歐、中東地區產油國和原蘇聯為主的世界雙邊發展援助體系,變為以日本、西歐和美國為主要援助國的世界雙邊發展援助的新體系。
(6)援助的形式發生了變化。援助形式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項目援助的比重下降,而方案援助和債務減免的比重上升。
(7)雙邊發展援助的地理分布相對穩定。
(8)援助的贈與成分不斷提高。
(9)授援國加強了對援助項目的管理和評估。
(10)發達國家往往是收益最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