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37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是( )
A.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 B.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C.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D.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2. 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在于如何回答( )
A.物質和意識哪個是第一性的問題
B.物質世界可不可以認識的問題
C.物質世界是否普遍聯系的問題
D.物質世界是否永恒發展的問題
3. 金、銀、銅、鐵、鋁等同金屬的關系屬于( )
A.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B.個別與一般的關系
C.現象與本質的關系 D.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4.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戰勝舊事物,從根本上說是由于( )
A.新事物是在舊事物之后產生的
B.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所沒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所沒有的新內容
D.新事物較舊事物更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5. 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形勢,我們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時又不忽略支流。這里依據的哲學道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
D.事物變化的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
6. 下列各項中,正確說明意識能動性的是( )
A.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紙上談兵,畫餅充饑 D.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7. 下列各項中,屬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區別于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是( )
A.認識客體具有客觀性的觀點 B.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的觀點
C.物質世界可以認識的觀點 D.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觀點
8. 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是( )
A.感覺-知覺-表象 B.概念-判斷-推理
C.理論-實踐-理論 D.實踐-認識-實踐
9. 與理性認識相比較,感性認識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直接性,另一個是( )
A.形象性 B.能動性
C.客觀性 D.抽象性
10.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在真理觀上的對立,表現在是否承認( )
A.真理具有客觀性 B.真理具有相對性
C.真理中包含著錯誤 D.真理來源于主觀創造
11.生產方式包括( )
A.勞動者和勞動工具兩個方面 B.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兩個方面
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 D.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兩個方面
12.現代生產力系統的滲透性因素是指( )
A.教育 B.管理
C.生產資料 D.自然科學
13.下列各項中,屬于經濟社會形態序列的是( )
A.漁獵社會 B.封建社會
C.工業社會 D.信息社會
14.社會改革和社會革命都根源于( )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B.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矛盾
C.人口增長和資源匱乏的矛盾 D.創新意識和傳統觀念的矛盾
15.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 )
A.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矛盾 B.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矛盾
C.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 D.生產社會化與占有私人性的矛盾
16.除了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外,剩余價值率還可以表示為( )
A.剩余勞動時間與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
B.剩余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
C.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的比率
D.利潤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
17.勞動力價值決定的一個重要特點是( )
A.它由其生產的剩余價值決定 B.它由其使用價值決定
C.它包含歷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習慣和法律因素
18.資產階級道德觀的基本原則是( )
A.利己主義 B.拜金主義
C.自由主義 D.享樂主義
19.資本循環中實現價值增殖的階段是( )
A.購買階段 B.生產階段
C.銷售階段 D.運輸階段
20.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實現的條件下,第一部類生產的全部產品的總價值應等于( )
A.第一部類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總和
B.第二部類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總和
C.兩大部類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總和
D.兩大部類消耗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總和
21.資本主義的生產成本可用字母表示為( )
A.c+v+m B.c+v
C.v+m D.c+m
22.決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
A.銀行自有資本總額和平均利潤率 B.銀行自有資本總額和利息率
C.借貸資本總額和平均利潤率 D.借貸資本總額和利息率
23.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是( )
A.股東大會 B.董事會
C.監事會 D.工會
24.壟斷組織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形式是( )
A.壟斷價格 B.個人聯合
C.參與制 D.資本輸出
25.從資本形態上看,資本輸出的基本形式是( )
A.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 B.國內資本輸出和國際資本輸出
C.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D.商業資本輸出和金融資本輸出
26.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成為壟斷資本國際經濟組織載體的新的壟斷組織形式是( )
A.混合聯合公司 B.跨國公司
C.托拉斯 D.國際壟斷聯盟
27.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同時勝利論的是( )
A.馬克思恩格斯 B.列寧
C.斯大林 D.毛澤東
28.無產階級專政的最終目標是( )
A.鞏固和發展無產階級政權 B.建設社會主義新型民主
C.消滅剝削進入無階級社會 D.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
29.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最根本的區別在于( )
A.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 B.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體制不同 D.意識形態不同
30."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會的分配原則 B.階級社會的分配原則
C.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原則 D.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原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科學發現中,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的有( )
A.細胞學說 B.狹義相對論
C.生物進化論 D.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32.下列各項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
A.物是感覺的復合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3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體現的哲學道理有( )
A.事物的變化是從量變開始的 B.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
C.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4.從理性認識到實踐是一次更重要的飛躍,這是因為( )
A.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B.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
C.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D.實踐是認識的本質
35.下列各項屬于觀念上層建筑的有( )
A.軍隊和政府機關 B.哲學和政治思想
C.數學和思維科學 D.道德和法律思想
36.價值規律的內容包括( )
A.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B.實行等價交換
C.價格圍繞價值波動 D.價格圍繞生產價格波動
37.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復蘇階段的特點有( )
A.生產不再下降,企業倒閉停止 B.生產逐漸回升,企業利潤增加
C.就業日益增多,信貸逐漸活躍 D.生產消費兩旺,社會經濟繁榮
38.影響利潤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剩余價值率的高低 B.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
C.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 D.不變資本節省的狀況
3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國民經濟一定程度的計劃管理 D.資本輸出
40.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有( )
A.完全擺脫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階級壓迫的束縛
B.完全擺脫舊式分工的束縛
C.完全擺脫僅僅作為謀生手段的勞動的束縛
D.完全擺脫接受教育和訓練的限制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42.簡述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43.簡述資本積累的實質與后果。
44.簡述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45.簡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原因。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根據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談談你對以人為本的理解。
47.試述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原因及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