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業經濟統計學00045》章節習題及答案:第2章
一、單項選擇題
1. 統計活動一般按照下列那個階段進行( )。
A 統計設計 統計調查 統計整理 統計分析及統計資料開發利用
B 統計設計 統計整理 統計調查 統計分析及統計資料開發利用
C 統計調查 統計設計 統計整理 統計分析及統計資料開發利用
D 統計調查 統計整理 統計設計 統計分析及統計資料開發利用
2. 我國最早的統計數字資料產生于( )。
A 公元前7世紀東周時期
B 公元前21世紀夏禹時期
C 公元前2世紀的秦朝時期
D 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
3. 20世紀40年代,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而產生的( ),對宏觀統計實踐提出了新的重大需求,促進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A 古典主義 B 新古典主義
C 凱恩斯主義 D 貨幣主義
4. ( )被稱為有名無實的統計學。
A 政治算術學派 B 國勢學派
C 數理統計學派 D 社會統計學派
5. ( )被稱為有實無名的統計學。
A 政治算術學派 B 國勢學派
C 數理統計學派 D 社會統計學派
6. ( )強調統計學是一門基礎性的或通用的方法論科學。
A 政治算術學派 B 國勢學派
C 數理統計學派 D 社會統計學派
7. ( )強調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變動規律的實質性科學。
A 政治算術學派 B 國勢學派
C 數理統計學派 D 社會統計學派
8. 欲了解某班同學的總體身高情況,可以采用( )。
A 大量觀測法 B 統計實驗法
C 統計調查法 D 統計推斷法
9. 欲了解某節能燈使用壽命情況,可以采用( )
A 大量觀測法 B 統計實驗法
C 統計調查法 D 統計推斷法
10. 用已知的樣本信息去推斷未知的總體信息的方法是( )
A 大量觀測法 B 統計實驗法
C 統計調查法 D 統計推斷法
11. 被馬克思譽為“政治經濟學之父,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統計學得創始人”的是( )。
A 康令 B 威廉·配第
C 凱特勒 D 約翰·格朗特
12. 統計的四個要素是( )。
A 總體、樣本、標志和指標 B 總體、樣本、推斷和推斷的可靠性
C 總體、總體單位、標志和指標 D 標志、指標、變量和變異
13. 大量觀測法的科學依據是( )。
A 大數定律 B 中心極限定理
C 小數定理 D 切比雪夫不等式
14. 一個研究者為了揭示在車禍中受傷的類型是否與系安全帶有關,繪制了它們的關系圖。這個例子中使用的統計屬于( )。
A 推斷統計 B 描述統計
C 既是描述統計又是推斷統計 D 既不是描述統計也不是推斷統計
15. 為了估計全國大學生每年的平均消費,從20個城市選取了50所大學進行調查。在該項研究中,樣本是( )
A 50所大學 B 20城市
C 全國的大學生 D 50所大學的大學生
二、多項選擇題
1. 下列屬于政治算術學派的有( )。
A 威廉?配第 B 康令
C 阿亨瓦爾 D 約翰?格朗特
2. 下列屬于國勢學派的有( )。
A 凱特勒 B 康令
C 阿亨瓦爾 D 約翰?格朗特
3. 下列屬于社會統計學派的有( )。
A 克尼斯 B 康令
C 恩格爾 D 梅爾
4. 統計研究的主要特點有( )。
A 數量性 B 時效性
C 總體性 D 具體性
5. 下列屬于統計研究中收集資料方法的是( )。
A 抽樣估計法 B 大量觀測法
C 統計實驗法 D 統計調查法
6. 下列敘述中,屬于推斷統計的描述是( )。
A 從總體上抽取一個樣本 B 總體必須是已知的
C 需要對一個或若干個變量進行調查 D 關于可靠性的度量無法確定
三、填空題
1. 統計活動一般按照統計設計、統計調查、 、統計分析和統計資料的開發利用這幾個階段依次進行。
2. 根據推斷的內容不同,可以將統計推斷法分為抽樣統計法和 。
3. 與理論統計學對應的,統計學科體系的另一個分支是 。
4. 大量觀察法要求在通過實驗法或者調查法收集原始資料時遵循 原則
和 原則。
5. 統計具有 、 、 三大職能,這三大職能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四、簡答題
1. 如何理解“統計”一詞的含義?
2. 簡述統計活動的過程。
3. 人類統計活動產生與發展的大致時期和過程如何?
4. 統計學產生與發展的大致時期和過程如何?
5. 統計學發展過程中有哪些主要學派?其學術觀點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對統計學的貢獻有哪些?
6. 統計學有哪些分科?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7. 統計學和其他學科之間有哪些聯系?
8. 統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
9. 統計研究的特點有哪些?
10. 統計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類別?
11. 如何理解大量觀測法?
12. 統計描述法和統計推斷法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13. 統計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C 4、B 5、A 6、C 7、D 8、A 9、B 10、D 11、C 12、B 13、A 14、A 15、D
二、多項選擇題
1、AD 2、BC 3、ABD 4、ACD 5、BCD 6、ABC
三、填空題
1. 統計整理
2. 假設檢驗法
3. 應用統計學
4. 大量試驗,大量調查
5. 信息,咨詢,監督
四、簡答題
1. 答:統計是指根據研究目的及要求,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客觀事物或人類實踐活動的數據資料進行調查、整理、分析的過程。
從字面上直觀理解,“統計”是指對大量事物進行匯總計數,因此可以簡單地說統計就是總起來計量,即統而計之。例如計算全國的總人口數、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某個企業的職工人數、產品產量,甚至是計算某個家庭每月的收入和支出等等都是統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統計”的涵義也不斷地拓展和延伸。從不同角度看,對“統計”一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統計活動、統計資料和統計學。
2. 答: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是基本的統計活動,所提供的統計資料包括原始統計資料、整理結果和分析結論、進行這些基本活動之前的統計設計,以及之后的資料保存、利用等也是必要的統計活動。
統計活動一般按照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和統計資料的開發利用這幾個階段依次進行。
統計活動是統計活動的第一個階段,根據統計目的及要求,統計設計是對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和統計資料的保存、利用、發布等統計活動進行通盤考慮和安排。統計設計的結果表現為各種標準、規定、制度、方案和辦法,如統計分類標準、統計目錄、統計指標體系、統計報表制度、統計調查方案、普查方法、統計整理或匯總方案。
統計調查是具體實施的第一個環節,是根據事先擬定的統計調查方案具體收集原始統計資料的過程。
統計整理是對調查所收集的原始統計資料進行分組、匯總的過程。
統計分析是運用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對整理的統計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并聯系歷史資料和其他有關資料進行縱向和橫向、靜態和動態的分析,以揭示客觀現象和人類實踐活動的規律性。
3. 答:人類的統計活動歷史悠久,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最初利用手指、石子、貝殼、小木棍以及繩索等工具進行的一般計數活動就蘊藏著統計萌芽。
進入奴隸社會,統治者為了滿足國家管理的需要,開始進行較系統的人口、土地等統計活動。到了商代,由于國家機構的完整,以及甲骨文的應用,開始建立了附屬于官僚機構的統計組織,并形成了政府統計的萌芽,統計工作在軍事、祭祀、田獵等方面已較廣泛地開展。
在封建社會,統計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并開始建立人口、土地登記調查制度。早期的統計多數是涉及人口、財產和軍事等方面的國情國力。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生產活動日益復雜,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大幅度增加,以簡單匯總計數為主的靜態統計已經不能適應資本主義國家管理的需要。統計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和迅速發展為統計學說的創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在現代社會,統計作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日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統計活動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經營活動、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統計機構和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各項統計調研活動,召開統計工作會議,出版統計年鑒、統計論著和學術刊物。統計已經成為社會分工中的一個獨立部門和專業。
4. 答:統計活動源遠流長。但統計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至今卻只有300多年的歷史。在統計活動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基于對統計實踐的總結、提煉,統計學應運而生。雖然我國統計活動歷史悠久,并且許多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統計思想和統計方法,進行了一些統計研究,但是一般認為統計學科產生于西方國家。按照統計學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把統計學劃分為古典統計學、近代統計學和現代統計學三個時期。如下圖所示。
5. 答:從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末,是統計學的萌芽期,亦稱古典統計學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政治算術學派和國勢學派兩個統計學派。
(1)政治算術學派
政治算術學派的創始人是英國的威廉?配第和約翰?格朗特。政治算術是統計學的真正開端,威廉?配第被認為是統計學的創始人。由于未使用“統計學”這一學科命名,所以政治算術被稱為有實無名的統計學。
(2)國勢學派
國勢學派,也叫記述學派。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產生于同一時期,創始人是德國的康令和阿亨瓦爾。國勢學派強調用文字記述的形式,把國家的顯著事項系統地整理并羅列出來,為政治家提供治國必需的國情知識。國勢學派的缺陷是缺乏數量分析的方法和結論,與現代統計學相去甚遠、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共存近兩百年,兩派長期爭論不休,但兩派卻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是以宏觀社會經濟問題為研究對象,故通稱為社會經濟統計學派。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屬于統計學的發育成長期,亦稱近代統計學時期。這一時期產生了數理統計學派和社會統計學派。
(3)數理統計學派
數理統計學派產生于19世紀中葉,創始人是比利時的凱特勒。數理統計學以概率論作為理論基礎,抽象掉統計學的社會經濟現象內涵,變成了抽象的數學分析和推斷技術,成為一門方法論學科。
(4)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產生于19世紀中葉,有德國的克尼斯、恩格爾以及梅爾等人創立。社會統計學在這里也稱為社會經濟統計學,包括政治統計、經濟統計、人口統計、犯罪統計等多方面內容。社會統計學派強調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變動規律的實質性科學。
6. 答:現代統計學已發展一門多分支的科學,并且仍處于不但發展的過程中。根據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人們通常將統計學劃分為理論統計學和應用統計學兩個大類。
統計理論學是指統計學的數學原理,它根植于純數學的一個領域——概率論。從廣義上說,統計理論可以認為是包括概率論的,此外還包括一些并不屬于傳統概率論的內容,如隨機化原則的理論、各種估計的原理、假設檢驗的原理以及一般決策的原理,這些原理可以看成是概率論公理的擴增。
與理論統計學相對應的是應用統計學。在統計實踐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新問題,使原有的統計方法不適應,需要統計學家針對新問題去建立一個與實際情況相適合的統計模型,創造新的統計方法去分析。將統計學的基本原理應用于各個領域就形成各種各樣的應用統計學。由于統計的工具更加專門化了,它們就缺少通用性,要求一個統計學家熟悉所有的專門工具已不可能。為了適應這種發展的需要,即熟悉統計知識又熟悉某一領域業務的應用統計學家就應運而生,同時也產生了相應的應用統計學。這類統計學的特點是不著重于統計數學原理的推導,而是側重于闡明統計的思想,并將理論統計學的結論作為工具應用于各個具體領域。
以上兩種統計學也不是完全互相割裂的,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理論統計學和應用統計學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7. 答:統計學與數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其它學科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統計學中廣泛應用了數學方法,進行統計研究要遵循哲學的基本原理,對社會經濟問題的數量特征進行統計分析必須以社會學、經濟學理論為基礎,統計研究的結果也豐富了社會學、經濟學的內容。統計學與上述相關學科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1)統計學與數學的關系
首先,處理的數據不同;其次,處理的方法不同。
(2)統計學與其他專門學科的關系
統計方法有著廣泛的實用性,其一般的數據分析方法適用于其他任何科學中的偶然現象,因此它與很多專門學科都有關系。但是統計方法只是從事物的外在數量表現去推斷該事物可能的規律性,它本身不能說明何以會有這個規律性,這是各專門學科的任務。所以統計方法只是一種工具,應用它進行定量分析時必須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尤其是將統計方法應用于社會經濟領域更應如此,因為社會經濟現象比自然現象更為錯綜復雜,而又不可能象自然科學那樣在實驗室內排出其他因素進行試驗。
8. 答: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客觀現象數量特征和規律性的方法論科學。統計學的研究對象不同于統計對象。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事物的數量特征和規律性,而統計對象是客觀事物本身。例如人口統計的統計對象是人,人口統計學則以人口數量特征為研究對象,是探索人口數量特征和規律性的方法,包括如何收集人口原始數據、如何計算人口總規模、如何描述人口增長規律、如何分析人口與其它社會經濟現象的關系等等。
9. 答:統計研究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數量性
“數學是統計的語言”,數量性是統計研究的基本特點。在統計研究系統,輸入的是數據,即客觀事物個別的或者局部的原始數據;輸出的是客觀事物綜合的數量特征,包括數量大小和數量的規律性。統計研究系統是一個數據獲取和加工處理系統。
(2)總體性
“統”就是總起來、綜合起來。統計研究就是總的、綜合的數量研究。一般理解的總體是指統計總體,是由同類個體組成的集合體,如人口總體、企業總體、商品總體等等,這時統計研究的目的不是計量個體的特征表現,而是對個體的特征表現進行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得到總體的綜合的數量特征。
(3)具體性
具體性即客觀性。統計對象是具體的,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或現象。統計數據包括原始數據和計算結果,都是客觀現象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數量表現,是具體的數據。
10. 答: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科學。人們在無數統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逐步概括和總結,形成了一系列專門的統計方法,構成一個統計方法體系。常用的統計方法及其應用見書P11頁圖1.2.2。
11. 答:所謂大量觀測法就是對所研究客觀現象總體中的全部或者足夠多的個體進行觀測以達到正確認識總體的目的。大量觀測法要求在通過實驗法或者調查法收集原始資料時遵循大量實驗和大量調查的原則。采用大量觀測法是由于統計研究對象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如果只選擇個別或者少數個體進行觀測,甚或挑選個體帶有某種傾向性,就難以得到關于事物總體數量特征的正確結論。
再進一步延伸,在研究某個現象發展變化規律時,也需要收集足夠多的時間點上的資料,在進行綜合評價時,也要全面考慮影響評價值的因素,這也是體現了大量觀測法的思想和原則。
12. 答:統計描述法和統計推斷法是統計分析的兩類方法。統計描述法是綜合描述的方法,是通過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計算綜合性的統計指標,描述所研究對象總體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的方法。根據推斷的內容不同可分為抽樣估計法以及假設檢驗法等。
統計描述法是統計推斷的基礎。從描述方法到推斷方法反映了統計學的發展,傳統統計學以統計描述方法為主,現代統計學以統計推斷為主。
13. 答:統計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1)提供統計信息是統計的信息職能,是統計的首要職能。信息是有價值的數據,從收集的原始數據到經過加工整理后的中間數據到最后分析得到的綜合指標分別是反映客觀現象的個別、部分以及全部的統計信息,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經過整理、分析得到的綜合信息更有價值。
(2)提供咨詢服務是統計的咨詢功能。統計工作的任務不僅要完成提供信息的基本任務,還要進一步利用已經掌握的各種統計信息資料,為政府、企業以及個人等提供各種咨詢建議和對策方案。
(3)提供監督服務是統計的監督職能。監督職能是指根據長期的大量的統計信息,按照標準監督客觀現象發展變化狀況,確定其是否正常,有無警情。對社會經濟的一些重要方面都要進行監督。
統計的三大職能是相互聯系、相鋪相成的。信息職能是最基本的職能嗎,是保證咨詢和監督職能有效發揮的基礎,咨詢和監督職能是信息職能的延伸和拓展,是統計信息開發和利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