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企業經濟統計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企業經濟的運行都應當有生產經營條件,一般來說把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稱之為
A.經濟流量 C.經濟產出
B.經濟存量 D.經濟效益
2.企業按登記注冊類型分類可分為
A.內資企業 外資企業
B.國有企業 非國有企業 外資企業
C.內資企業 合資企業 外資企業
D.內資企業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外商投資企業
3.產出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成果,表現為性能各異的商品和勞務,其差別主要有三個方面
A.品種、用途、數量
C.質量、數量、規格
B.數量、花色、型號
D.品種、數量、質量
4.企業內部的統計資料來源于
A.車間和職能科室
C.信息科和生產科
B.統計科和計劃科
D.綜合統計部門
5.統計調查按登記時間的連續性不同,可以分為
A.全面調查與非全面調查
C.統計報表與專門調查
B.一次陛調查與經常性調查
D.直接觀察法、采訪法與報告法
6.直接成果包括企業按照
A.機械加工的邊角余料
B.農業中飼養牲畜排泄的糞便
C.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廢渣、廢氣
D.某項生產任務組織生產,預定要生產的產品
7.三大核算協調與統一的主要標志是
A.通用化、標準化、普通化
C.現代化、標準化、系列化
B.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
D.現代化、標準化、普通化
8.企業產品實物量表示方法有
A.原始實物量和自然實物量
B.標準實物量和度量衡單位實物量
C.復合單位實物量和自然單位實物量
9.按工法計算的企業工業總產值
A.受企業生產起點變化的影響
B.不受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影響
C.不能確切反映企業管理生產工作量的變化
D.不能用來反映企業之間的經濟技術聯系
10.工業性作業價值不包括
A.加工件本身的價值
C.交通運輸工具的修理作業價值
D.原始實物量和標準實物量
B.對外承做的各種機器設備
D.金屬制品的修理作業價值
11.若某企業產品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分別為10萬元和8萬元,企業總產值為 2500萬元,則其質量損失率為
A.0.08% C.0.4%
B.0.32% D.0.72%
12.下列指標中,用于反映企業生產工作質量的指標是
A.等級品率 C.優等品率
B.合格率 D.產品質量分
13.在勞動時間平衡表中,作為最大可能工作時間勞動資源的基礎是
A.日歷工時總數 C.出勤工時總數
B.制度工時總數 D.實際工時總數
14.企業原材料最低儲備定額等于
A.經常儲備最高限度 C.保險儲備
B.經常儲備最低限度 D.季節性儲備
15.原材料周轉次數
A.是原材料周轉天數的倒數 C.與原材料周轉天數成反比
B.與報告期平均庫存量成反比 D.與報告期平均每日實際消費量無關
16.固定資產總量統計,常用的計價方式不包括
A.按平均價值計算 C.按重置價值計算
B.按凈值計算 D.按原始價值計算
17.企業應取得營業收入的預測方法主要是
A.指數分析法 C.成本估算法
B.量本利分析法 D.回歸分析法
18.股票的價值通常包括
A.理論價值與實際價值 C.市場價值與票面價值
B.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
D.票面價值、賬面價值、市場價值
19.綜合評價經濟效益不加權的方法是
A.功效系數法 C.評分法
B.綜合指數法 D.因素分析法
20.單位投資提供的生產凈值又稱為投資效果系數,其倒數稱為
A.效果系數 C.折舊系數
B.投資系數 D.增長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