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財政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6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財政支出可以分為一般利益支出與特殊利益支出,這種分類方法是( ) A.按支出的經濟性質分類 C.按支出的級次分類
B.按支出的目的性分類 D.按支出的受益范圍分類
2.在下列的稅收基本要素中,區別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是( ) A.納稅人 C.稅率
B.課稅對象 D.納稅環節
3.政府支出乘數的大小是由下列哪個變量決定的?( ) A.邊際消費傾向 C.政府支出彈性
B.政府支出率 D.政府支出變動率
4.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避免國際重復課稅的方法是( ) A.低稅法 C.豁免法
B.扣除法 D.抵免法
5.政府全部預算收支必須經過立法機關審議,并采取一定形式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這體現了政府預算的( ) A.完整性原則 C.可靠性原則
B.統一性原則 D.公開性原則
6.如果從宏觀角度分析財政支出效益,一般采用( ) A.機會成本分析法 C.最低費用選擇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D.時間價值分析法
7.一般來說,不易轉嫁稅負的稅種是( ) A.增值稅 C.營業稅
B.消費稅 D.所得稅
8.當宏觀經濟出現嚴重衰退時,最適當的政策搭配是( ) A.緊縮的財政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
B.擴張的財政政策與擴張的貨幣政策
浙00060# 財政學試題 第 1 頁 共 5 頁
C.緊縮的財政政策與擴張的貨幣政策 D.擴張的財政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
9.衡量財政支出相對規模的指標中,“財政支出水平”是指( ) A.財政支出/GNP
C.財政支出增長率/GDP增長率
10.從本質上說,財政監督的主體是( ) A.財政部門
C.財政資金的使用單位
11.政府征收污染稅的行為是在履行( ) A.資源配置職能 C.穩定經濟職能
B.調節收入分配職能 D.發展經濟職能 B.社會公眾 D.國庫代理機構 B.財政支出/GDP
D.財政支出增長額/GDP增長額
12.下列稅負轉嫁形式中,一般認為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是( ) A.前轉 C.消轉
B.后轉 D.稅收資本化
13.從鼓勵投資的角度上說,效果最好的增值稅類型是( ) A.生產型增值稅 C.收入型增值稅
B.交換型增值稅 D.消費型增值稅
14.最能體現財政穩定經濟職能的預算是( ) A.經常性預算 C.增量預算
B.資本性預算 D.零基預算
1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收入的相對規模的變化趨勢是( ) A.一直下降 C.先降后升
16.外債的償債率是指( ) A.外債余額/GDP
C.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當年外匯收入
B.外債余額/當年外匯收入 D.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外匯儲備 B.一直上升 D.先升后降
17.下列有關“市場購銷法’’的表述最恰當的是( ) A.投資者中途變現的可能性小 C.不利于維護公債的市場價格
B.僅適用于各種期限的上市公債 D.業務成本低
18.如果以稅基流動性大小作為在中央與地方政府間劃分財政收入的標準,最適宜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稅類是( )
浙00060# 財政學試題 第 2 頁 共 5 頁
A.流轉稅 C.財產稅
B.所得稅 D.行為稅
19.在諸多財政分權理論中,透過居民自由遷移和地方政府間的充分競爭,有利于提高地方公共物品資源配置效率。這個理論一般被稱為( ) A.歐茨(Oates)的財政聯邦主義理論 C.布坎南(Buchanan)的俱樂部理論
B.提布特(Tiebout)的“用腳投票’’理論 D.斯蒂格勒(Stigler)的最優分權理論
20.“免費搭車”現象通常是指公共物品的( ) A.效用不可分割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B.消費的非競爭性 D.生產的非效率性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按財政收入形式分類,我國現行財政收入包括( ) A.稅收 C.專賣收人 E.公債
22.財政政策目標包括( ) A.充分就業 C.經濟增長 E.生活富裕
23.下列有關“財政支出”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按支出的性質來劃分,可將其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B.購買性支出比重越大,表明政府財政履行資源配置的職能越強 C.轉移性支出是政府無償地、單方面地將資金支付給企業或居民 D.購買性支出不影響收入分配,轉移性支出不影響資源配置
E.根據“普雷斯特法則”,一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其購買性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越高
24.國際重復征稅產生的原因有( ) A.公民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的重疊 B.居民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的重疊
浙00060# 財政學試題 第 3 頁 共 5 頁
B.物價穩定 D.社會安定 B.國有資產收益 D.政府收費
C.公民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重疊 D.公民管轄權與公民管轄權的重疊 E.居民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重疊
25.下列有關“財政支出效益’’的表述正確的有( )
A.財政支出的經濟效益是財政資金的耗費與經濟成果之間的對比關系 B.財政支出的社會效益是財政資金的耗費與社會效果之間的對比關系 C.經濟效益是實現社會效益的基本保證 D.社會效益是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E.財政支出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關系 26.下列有關“公共物品”,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公共物品的效用不能在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分割 B.對公共物品而言,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C.公共物品是那種一個人消費不影響其他人也同樣消費的物品 D.在消費同一種公共物品時,每個人對其邊際效用評價是相同的
E.對公共物品而言,無法將拒絕為之付費的社會成員排除在其受益范圍之外 27.政府預算具有的功能包括( ) A.反映國家的綜合實力 C.反映政府的收支計劃 E.控制民間的消費規模
28.下列有關“稅收原則’’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稅收原則是評價稅收制度優劣的基本標準 B.按縱向公平標準,比例稅率優于累進稅率
C.一般認為,支付能力原則比受益原則更能體現社會公平,也更易于實施 D.稅收額外負擔越小,意味著稅收制度的經濟效率越低 E.稅收成本越高,意味著稅收制度的行政效率越低 29.下列有關“稅負轉嫁”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直接稅與間接稅是按稅負轉嫁的難易程度來劃分的 B.經濟交易是稅負轉嫁的必要條件 C.需求彈性越大,買方負擔的稅負越多 D.課稅范圍越寬,稅負越容易轉嫁
浙00060# 財政學試題 第 4 頁 共 5 頁
B.反映政府的活動范圍 D.控制政府支出的規模
E.市場競爭程度越高,稅負越容易轉嫁
30.下列有關“公債結構”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短期公債比中長期公債更能增加市場的流動性 B.降低公債利率會導致金融市場利率下降
C.外債期限結構中,中長期外債的風險較短期外債高 D.外債利率結構中,固定利率的風險較浮動利率高 E.外債幣種結構中,堅挺貨幣的風險較疲軟貨幣高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l2分) 31.復式預算 32.事前監督 33.主權外債
34.財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35.某國2009年GDP15萬億(美元,下同),財政收入5萬億,公債還本付息額8千億。請計算其公債償債率,并判斷說明其債務清償能力的高低。
36.王先生2009年10月取得某公司支付的勞務報酬30000元。請計算這筆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7.簡述瓦格納定律。 38.簡述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39.簡述政府收費與征稅的區別。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0.試述財政的穩定經濟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