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學考試04729《大學語文》復習講座(六)
《秋水》(莊周)
1、 莊子: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張:順應自然,提倡無為而無不為。
2、 莊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形式(《秋水》即是),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3、 本文以對話方式展開說理,通過援譬設喻(比喻)的手段,經過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4、 本文闡明的道理(主旨)是:在無限廣闊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是十分有限的。
5、 北海對河伯說:“爾將可與語大理(指宇宙是無限的,人的認識有限)矣”。
6、 莊子用“A礨空之在大澤;B 稊米之在大倉;C毫末之在馬體”等闡述論點,其修辭手法是:比喻;論證方法是:類比法。
7、 莊子用“井蛙不可以語于海”作喻說明:人的認識受空間限制。
8、 出自莊子《秋水》的文的成語有:A望洋興嘆 B井底之蛙 C大方之家。
9、 “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一句用例證法闡明:宇宙無限,人的認識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