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計算抽樣平均誤差時,若有多個樣本標準差的資料,應選哪個來計算( B )
A. 最小一個 B. 最大一個 C. 中間一個 D. 平均值
32. 抽樣誤差是指( )
A. 計算過程中產生的誤差 B. 調查中產生的登記性誤差
C. 調查中產生的系統性誤差 D. 隨機性的代表性誤差
33. 抽樣成數是一個( )
A. 結構相對數 B. 比例相對數 C. 比較相對數 D. 強度相對數
34. 成數和成數方差的關系是( )
A. 成數越接近于0,成數方差越大 B. 成數越接近于1,成數方差越大
C. 成數越接近于0.5,成數方差越大 D. 成數越接近于0.25,成數方差越大
35. 整群抽樣是對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調查,所以整群抽樣是( )
A. 全面調查 B. 非全面調查 C. 一次性調查 D. 經常性調查
36. 對400名大學生抽取19%進行不重復抽樣調查,其中優等生比重為20%,概率保證程度為95.45%,則優等生比重的極限抽樣誤差為( )
A. 4% B. 4.13% C. 9.18% D. 8.26%
37. 根據5%抽樣資料表明,甲產品合格率為60%,乙產品合格率為80%,在抽樣產品數相等的條件下,合格率的抽樣誤差是()
A. 甲產品大 B. 乙產品大 C. 相等 D. 無法判斷
38.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甲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方差為25,乙企業為100,又知乙企業工人數比甲企業工人數多3倍,則隨機抽樣誤差( )
A. 甲企業較大 B. 乙企業較大 C. 不能作出結論 D. 相同
39.絕對數時間序列按其指標所反映的時間不同可分為( )
A.時間序列和變量數列 B.時期序列和時點序列
C.分組數列和組距數列 D.單項數列和組距數列
40.把各個時期工人勞動生產率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起來,這樣形成的序列是( )
A.時期序列 B.時點序列 C.相對數時間序列 D.平均數時間序列
41.各學校2003年9月在校生人數是( )
A.時期序列 B.時點序列 C.時期指標 D.時點指標
42.相對數時間序列中,各指標數值之間具有( )
A.完整性 B.總體性 C.可加性 D.不可加性
43.對時間序列動態比較分析和動態平均分析的基礎指標是( )
A.發展水平 B.平均發展水平 C.發展速度 D.平均發展速度
44.累積增長量與增長速度在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列聯系( )
A.累積增長量=環比增長速度×前期水平 B.累積增長量=定基增長速度×前期水平
C.累積增長量=環比增長速度×最初水平 D.累積增長量=定基增長速度×最初水平
45.平均增長量是一種( )
A.序時平均數 B.調和平均數 C.幾何平均數 D.靜態平均數
46.時間序列中最基本的速度指標是( )
A.增長速度 B.平均增長速度 C.發展速度 D.平均發展速度
47.在分析時期序列資料時,若側重研究這種現象在各時期發展水平的累計總和,那么,計算平均發展速度應用( )
A.水平法 B.算術平均法 C.方程法 D.調和平均法
48.如果采用三項移動平均修勻時間序列,那么所得修勻序列比原序列首尾各少( )
A.一項數值 B.二項數值 C.三項數值 D.四項數值
49.對某公司歷年利潤額(萬元)資料擬合的方程為 (原點在2000年),這意味著該公司利潤額每年平均增加( )
A.110萬元 B.10萬元 C.100萬元 D.10%
50.在用移動平均趨勢剔除法測定季節變動時,剔除長期趨勢的方法是( )
A.按月資料移動平均 B.按季資料移動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