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自考2008年10月國民經濟統計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6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某地市場上生產某種產品的企業有80家,要研究該種產品的質量情況,則總體單位是()
A.每個工業企業B.80家工業企業
C.每一件產品D.80家工業企業全部產品
2.下列分組中,屬于按品質標志分組的是()
A.新生兒按體重分組B.學生按專業分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組D.企業按職工人數分組
3.統計調查方案中的調查時間是指()
A.調查工作的期限B.調查資料所屬時間
C.調查登記的時間D.調查資料的上報時間
4.下列屬于位置平均數的是()
A.算術平均數B.調和平均數
C.眾數 D.幾何平均數
5.已知總體均值為260,標準差系數為0.05,則總體標準差為()
A.13 B.15
C.13 D.169
6.下列數列中,屬于動態數列的是()
A.學生按學習成績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
B.出口額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
C.工業企業按產值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
D.職工按工資水平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
7.根據綜合指數變形的平均指數應用的一般法則,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變形為綜合指數時,其權數是()
A.qlpl B.q0pl
C.qlp0 D.q0p0
8.在進行區間估計時()
A.t值越小,置信區間越大B.t值越小,置信區間越小
C.t值越大,置信區間越小D.t值與置信區間的大小無關
9.抽樣誤差是指()
A.登記性誤差B.系統性誤差
C.隨機性的代表性誤差
D.登記性誤差和系統性誤差之和
10.變量x與x之間的負相關是指()
A.x的數值增大時,y值也隨之增大
B.x的數值減小時,y值也隨之減小
C.x數值增大(或減小)時,y值隨之減小(或增大)
D.x數值增大(或減小)時,y值隨之增大(或減小)
11.國民經濟核算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對象的()
A.會計核算B.業務核算
C.宏觀核算D.微觀核算
12.人口遷移變動又稱為()
A.人口機械變動B.人口自然變動
C.人口流動D.人口移動
13.人口出生數是()
A.時期數B.時點數
C.平均數D.相對數
14.國民財產()
A.是歷年積累的社會產品的總和
B.包括物質財產和自然資源
C.等于非金融資產加儲備資產
D.等于固定資產加流動資產
1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方法的是()
A.生產法B.收入法
C.支出法D.水平法
16.生產者將商品賣給商業經營者的買賣行為是()
A.中間商品流通B.最初商品流通
C.最終商品流通D.直接商品流通
17.國內生產總值在生產部門內部所進行的分配活動是()
A.初次分配B.中間分配
C.最終分配D.再分配
18.貨幣供應量被定義為M0、Ml、M2三個層次,則三者之間表現為()
A.M0>M1>M2 B.M0
C.M1>M0>M2 D.M2>M0>M1
19.最終消費按消費對象劃分,可分為()
A.貨物產品消費和服務產品消費B.耐用品消費和非耐用品消費
C.市場性消費和自給性消費D.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20.索洛增長速度分析方程y=A+αK+βL中的A代表()
A.經濟增長率B.技術進步增長率
C.資本投入增長率D.勞動力投入增長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各核算表中,屬于基本核算表的有()
A.國內生產總值表B.投入產出表
C.國際收支表D.資產負債表
E.資金流量表
22.兩個變量完全相關時,則相關系數為()
A.r=0 B.r=1
C.r=-1 D.-1
E.|r|=l
23.抽樣估計的優良標準是()
A.無偏性B.隨機性
C.代表性D.一致性
E.有效性
24.政府消費支出總額的計算方法有()
A.產出法B.收支平衡法
C.直接法D.生產法
E.分配法
25.國民經濟效益的綜合評價方法有()
A.計價法B.計分法
第3頁,共5頁
C.功效系數法D.綜合指數法
E.綜合指標法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連續變量
27.統計分組
28.幾何平均數
29.流動資產
30.社會產品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1.分組標志選擇的原則是什么?
32.商品流通應具備的特征有哪些?
33.用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包括哪些項目?
五、計算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4、35小題各5分,第36、37小題各10分,共30分)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4.某地區2007年年末人口總數為500萬人,其中0-15歲人口160萬人,就業人口260萬人,失業人口10萬人。計算該地區的勞動力資源總量、經濟活動人口數、非經濟活動人口數、勞動力資源可能利用率和勞動力資源實際利用率指標。
35.某企業對某天24小時生產的某種產品進行質量檢驗,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每隔l小時抽取1分鐘生產的產品進行檢驗。檢驗結果為:合格率為95%,群間方差為0.01。
試在可靠程度為95.45%的保證下,推斷全天生產產品合格率的范圍。注:(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