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考試結束前
全國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試題
課程代碼:00910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短期計劃的時間一般是
A.半年以內
B.一年以內
C.三年以內
D.五年以內
2.被譽為“組織理論之父”的是
A.泰羅
B.法約爾
C.韋伯
D.孔茨
3.企業核心能力的載體是
A.企業稀缺資源
B.企業核心設計能力
C.企業核心產品
D.企業核心員工
4.在競爭優勢分析的基本價值鏈模型中,屬于支持輔助活動的是
A.市場銷售
B.采購
C.生產經營
D.售后服務
5.價值創新戰略是基于
A.競爭對手分析
B.市場環境分析
C.企業價值分析
D.顧客價值分析
6.在客戶組合分析法中,針對高歷史價值、高潛在價值的客戶應采取
A.維持策略
B.投資策略
C.放棄策略
D.培育策略
7.一個完整、有效的客戶關系管理應用系統中,存在數據倉庫的子系統是
A.業務操作管理
B.客戶合作管理
C.數據分析管理
D.信息技術管理
8.主要適用于科研、設計、規劃項目等創新性較強工作的組織結構形式是
A.職能制結構
B.直線制結構
C.事業部制結構
D.矩陣型結構
9.在定義成員角色和各自任務的基礎上通過密集的多邊聯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來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標,這是指
A.組織結構柔性化
B.組織結構虛擬化
C.組織結構扁平化
D.組織結構網絡化
10.學習型組織最基本的學習形式是
A.個人修煉學習
B.團隊學習
C.系統學習
D.自我超越
11.市場營銷中,市場細分的依據是
A.顧客需求差異
B.產品差異
C.價格差異
D.分銷渠道差異
12.產品分銷渠道的類型有獨家分銷、選擇分銷和
A.聯合分銷
B.密集分銷
C.區域分銷
D.許可分銷
13.現代企業基本的促銷方式有人員推銷、銷售促進和
A.網絡營銷
B.公共關系
C.網站推銷
D.聯合促銷
14.一個完善的網上銷售渠道應該具備三大功能:訂貨功能、結算功能和
A.信息跟蹤功能
B.自動配貨功能
C.配送功能
D.交易檢測功能
15.與JIT相比,MRPⅡ適用環境是
A.重復性小批量生產
B.重復性大批量生產
C.多品種、大批量生產
D.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
16.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有:對比分析法、綜合分析法和
A.平衡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趨勢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17.投資決策方法中的靜態分析方法可以分為回收期法、投資收益率法和
A.凈收益法
B.凈現值法
C.內部收益法
D.比率分析法
18.網絡財務下,會計核算主要是
A.事前的靜態核算
B.事中的動態核算
C.事后的動態核算
D.事后的靜態核算
19.經濟資源中,居于主導地位,而且是核心資源的是
A.生產資源
B.人力資源
C.營銷資源
D.財務資源
20.人力資源規劃流程中,第一步驟是
A.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B.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C.核查現有的人力資源
D.人力資源評估反饋
21.人力資源規劃中,工作分析完成時將會提供工作規范和
A.教育培訓計劃
B.績效標準
C.勞動關系計劃
D.職位說明書
22.薪酬中,被稱為激勵薪資的是
A.績效薪酬
B.獎金
C.福利
D.津貼
23.下列有關虛擬團隊的敘述,正確的是
A.虛擬團隊是由某一領域的專家組成
B.就時間而言,虛擬團隊是短暫的
C.虛擬團隊有一個領導核心進行管理
D.虛擬團隊主要依賴電子媒介溝通協調
24.根據經合組織(OECD)對知識的分類,Know-who是
A.人力知識
B.技能知識
C.事實知識
D.原理知識
25.知識管理的螺旋循環中,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這是
A.共同化
B.外化
C.連接化
D.內化
26.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原動力與最終落腳點是
A.知識的采集與加工
B.知識的存儲與積累
C.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D.知識的傳播與共享
27.國外許多大型企業已經設立CKO崗位,CKO是
A.首席財務官
B.首席執行官
C.首席行政官
D.首席知識官
28.知識管理的個人化策略,也叫
A.隱性策略
B.顯性策略
C.編碼策略
D.解碼策略
29.下列關于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生產管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再受到柔性約束和生產能力約束
B.具有縱向和橫向的信息集成過程
C.生產計劃的信息流主要在企業內部運行
D.庫存變得沒有意義,應該努力消除
30.企業文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深層文化是
A.物質層次文化
B.制度層次文化
C.形象層次文化
D.精神層次文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形成一項管理活動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
A.有管理的主體
B.有管理的客體
C.有管理的空間
D.有管理的目的
E.有管理的時間
32.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一書中指出了幾種基礎的企業戰略,它們是
A.核心競爭戰略
B.總成本領先戰略
C.差別化戰略
D.重點戰略
E.價值創新戰略
33.客戶關系管理中,一個客戶的價值構成包括
A.終生價值
B.歷史價值
C.當前價值
D.潛在價值
E.即時價值
34.學習型組織的修煉包括
A.建立共同愿景
B.團隊學習
C.系統思考
D.自我超越
E.改善心智模式
35.虛擬企業的特征主要有
A.人力虛擬化
B.運作彈性化
C.信息網絡化
D.組織結構動態化
E.并行分布式作業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簡述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
37.簡述網絡營銷的內容和層次。
38.什么是虛擬企業?它有哪些主要形式?
39.簡述網絡財務的特點。
40.簡述網上招聘的作用和應注意的問題。
41.簡述供應鏈管理環境下能力平衡的作用以及生產控制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10分)
42.論述企業再造的基礎性工作和企業再造的實施步驟。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20分)
43.手機渠道航母的“自我革命”
這是中國手機銷售紅海中身軀最為龐大的?航母?。每天來自全球不同制造工廠的超過
10萬部手機,都要通過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PTAC,以下簡稱中郵集團)這艘?航母?的64家分公司、子公司的分撥和配送,通過中國逾5000家地方手機分銷商和超過5萬家零售門店網絡,銷售到用戶手中。
目前,中郵集團占據著中國手機分銷量的25%,也就是說,中國用戶每購買的4部手機中,至少有1部來自它的渠道。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從計劃經濟時代一路走來的手機渠道巨頭,中郵集團近年來面對連鎖賣場、家電渠道、電視直銷、網絡銷售等無數競爭對手圍追堵截。現在,這艘航母正在調頭轉向,開始多元化的渠道轉型擴張。
網絡轉型起步
?我們的希望是,成為中國最大的手機門戶網站。?2008年3月26日,中郵世紀公司總經理劉伯懿言辭振振。中郵世紀成立于2006年12月,是中郵集團為建立網絡渠道而成立的新公司。劉伯懿口中要挑戰淘寶網的手機門戶網站名為?天機網?。2007年5月,中郵世紀的網站?中郵世紀?上線,同年10月更名為天機網。在劉伯懿看來,改名意味著變革的開始,?以前網站的主旨是為中郵的客戶提供服務,而現在它會整合內部客戶資源和產品,成為‘網絡天下手機店鋪’?。?天機網?挑戰淘寶網的目標其實并不容易。2007年,淘寶網上的手機銷售額是53億元,在當年中國網絡銷售手機總額172億元中占據約30%的市場份額――它的業績甚至已經趕上一些上規模的傳統手機銷售企業。只不過,淘寶手機的營業額來自于?草根?,而隱身于?天機網?身后的則是中國最大的手機渠道商。中郵集團旗下主要負責通信終端產品銷售的子公司中郵普泰從1999年至2007年已經連續9年穩坐中國手機渠道銷量的頭把交椅。而在2007年,中郵集團共銷售手機4295萬部,比上年增長22.4%,銷售收入已達260億元。
?我們為廠家提供了一個扁平化進店的服務模式,而不是傳統的分銷、省代。?劉伯懿表示,合作廠商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展示產品,最終零售商根據自己的銷售需求,確定自己的采購產品并提交訂單,手機廠商接到訂單后將產品運送到指定城市,再由中郵世紀的當地物流配送到零售商手中。同時,手機零售商也可以在平臺上開網店,面向普通用戶進行網絡的宣傳和銷售。劉伯懿認為,與一般手機網絡銷售平臺不同,?天機網?的另一競爭力在于專業特色,?廠商登錄后,可以查找產品庫存多少、管理價格、查看訂單,知道自己要銷售或要購買的產品有多少庫存,是還沒有正式生產的提前展示產品,還是已經生產正在辦入網證的預售產品。甚至不同地區的合作伙伴,看到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當地的價格?。劉同時表示,國內傳統的模式是誰銷售誰做服務,但現在銷售渠道變化多樣,零售店的生存期比較短,短的甚至只有幾個月,所以中郵世紀將在各地建立實體的維修和客戶服務中心,提供統一的服務。
劉伯懿向記者透露,盡管中郵世紀的平臺在今年4月初才全面開放,但中郵集團的渠道資源已經大量移植到這一平臺中。截至3月25日,中郵世紀已經上線12067家簽約零售商戶、3200家簽約店,并建立了省級維修中心10家,覆蓋了22個省市近100個城市。?我們計劃到今年底,零售店上線不少于2000店,簽約授牌店達到6000家,省級維修店達到30家,最終覆蓋到全國30省市。?劉伯懿表示,中郵世紀的目標非常清晰,?就是利用新型網絡模式的低成本,改變現有手機行流通模式?。
中郵?自我革命?
在業界人士看來,作為中國最大的手機渠道商,中郵集團試水互聯網銷售,無異于一場自我革命。而這種自我革命背后的產業發展軌跡并不模糊。對中國手機銷售行業來說,2006年是一道關鍵的分水嶺。2006年9月,上海商城路一間普通的辦公室里,一條震動整個產業鏈的消息悄然傳出――曾在3年中狂賺12億元的國內第二大手機代理商蜂星國際土崩瓦解,黯然退場。在業界看來,蜂星國際倒塌的表面原因是對自身渠道管理和內部控制政策變化的失誤。然而,當業界在1年半之后回望這個事件時,它其實已經成為行業興衰變更的一個關鍵拐點。自蜂星國際倒下而始,曾經風光無限的手機銷售渠道市場已成硝煙彌漫的血腥紅海。
新的營銷渠道不斷崛起,并且不斷擠壓傳統渠道空間。2006年,國美銷售手機達近600萬部,銷售額近100億元,超過了迪信通當年的500多萬部總銷量和60億元銷售額。2007年下半年開始,國美更是從收購蜂星通訊、大連訊點通訊等手機連鎖賣場,開始向手機銷售全面滲透。?目前國美手機業務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在2008年,國美通訊公司手機銷售目標為198億元,將占2008年中國整個手機市場容量的10%以上。?國美集團常務副總裁王俊洲曾對外表示。
另外,互聯網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銷售平臺。2007年,通過網絡銷售的手機訂單,以及用戶通過網絡訂貨的手機銷售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中國手機市場的近10%。此外,電視直銷也迅速崛起。除此之外,隨著渠道模式的豐富,運營商、手機廠商、代理商、連鎖渠道等在提供產品之外,也在向提供更多服務進行轉型。運營商集中定制采購和銷售手機;手機廠商繞開代理直接向終端渠道?直供?;代理商建立直銷店面;連鎖渠道更開始新一輪的?圈地運動?。
市場格局的變化使得競爭日益加劇,手機銷售的渠道不斷扁平化。在這個過程中,中郵集團這樣的市場龍頭顯然感受更深。?這是渠道商模式演變的一個過程。?2007年10月23日,中郵集團總經理譚星輝在移動通信終端產業高峰論壇上曾感嘆,?手機市場最開始是壟斷經營,手機供不應求,到現在已經變成了多種銷售模式的并存,盡管在2010年以前,全國總代理仍將會主宰90%以上的市場,但下一步的發展則還是未知數。?據譚星輝透露,在手機銷售不同
模式的市場份額中,全國分銷的比重已經降低到35%,而區域分銷和直供分銷則比例上升,分銷商捆綁更從2006年的13%提高到2007上半年的21%,?零售終端越來越受到廠商和運營商的重視,和分銷商的聯系也日益緊密?。
根據以上資料,結合課程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中郵集團的企業戰略是什么?在營銷方面如何體現?有什么主要困難?
(2)從供應鏈管理和營銷渠道角度簡單分析中郵集團的“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