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4月自學考試金融理論與實務試題課程代碼:001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銀行券屬于()
A.實物貨幣B.商品貨幣C.金屬貨幣D.信用貨幣
2.貨幣的兩個最基本的職能是()
A.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B.價值尺度與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D.價值尺度與價值貯藏
3.提出“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的經濟學家是()
A.凱恩斯B.馬克思C.費雪D.馬歇爾
4.企業之間相互提供的與商品交易直接相聯系的信用形式是()
A.商業信用B.消費信用C.銀行信用D.民間信用
5.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利率屬于()
A.市場利率B.公定利率C.官定利率D.實際利率
6.肩負“最后貸款者”職責的金融機構是()
A.商業銀行B.中央銀行C.投資銀行D.政策性銀行
7.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制度類型屬于()
A.單一型B.復合型C.準中央銀行型D.跨國型
8.“大一統”的金融機構體系下,我國存在的唯一的一家銀行是()
A.中國工商銀行B.中國人民銀行C.中國銀行D.中國建設銀行
9.可充當商業銀行附屬資本的長期債券的期限通常要求在()
A.2年以上B.3年以上C.4年以上D.5年以上
10.屬于投資性資金信托的是()
A.信托貸款B.委托貸款 C .信托投資D.信托存款
11.下列不.屬于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是()
A.保險人B.投保人C.被保險人D.受益人
12.關于綜合類證券公司業務范圍的表述正確的是()
A.只允許辦理經紀業務B.只允許辦理自營業務C.可同時辦理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D.不可同時辦理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
13.對目前我國證券發行管理方式的表述正確的是()
A.股票和債券發行皆為注冊制B.股票和債券發行皆為核準制
C.股票和債券發行皆為審批制D.股票發行為核準制,債券發行為審批制
14.以公募方式發行債券時事先不確定債券發行總額的方式為()
A.募集發行B.出售發行C.競標發行D.拍賣發行
15.一直對匯率采取間接標價法的國家是()
A.美國B.英國C.日本D.中國
16.目前我國定期存款屬于的貨幣層次是()
A.M0 B.M1 C.M2 D.不確定
17.目前我國劃分貨幣供給層次的依據是()
A.收益性B.流動性C.安全性D.風險性
18.馬克思認為貨幣需要量與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的關系是()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相關D.不確定
19.貨幣流通速度是指同一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媒介商品交易的()
A.數量B.重量C.批量D.次數
20.貨幣供給量與基礎貨幣間的倍數關系被稱為()
A.法定存款準備金率B.流動性比率C.貨幣乘數D.基準利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21.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
A.國家風險B.信用風險 C.利率風險D.匯率風險E.流動性風險
22.信托關系的當事人包括()
A.債權人B.債務人C.委托人D.受托人E.受益人
23.按保險標的的不同可將保險分為()
A.財產保險B.營利保險C.人身保險D.責任保險E.信用保證保險
24.保險中介人一般包括()
A.保險合作社B.保險公估人C.保險代理人D.保險經紀人E.保險公證人
25.下列屬于不.可保財產的有()
A.土地B.電腦資料C.危險建筑D.稀有金屬E.槍支彈藥
26.在投資者對收益和風險的權衡中,一般的組合形態有()
A.低收益、高風險B.低收益、低風險C.高收益、高風險D.高收益、低風險E.高收益、無風險
27.下列屬于貨幣市場工具的是()
A.國庫券B.商業票據C.債券D.股票E.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28.投資基金具有的特點是()
A.多元化投資B.無風險C.專家理財D.保本E.流動性強
29.按發行主體的不同可將債券分為()
A.國家債券B.地方政府債券C.金融債券D.企業債券E.國際債券
30.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A.直接標價法下,匯率數值變大意味著本幣升值
B.直接標價法下,匯率數值變大意味著本幣貶值
C.間接標價法下,匯率數值變大意味著本幣升值
D.間接標價法下,匯率數值變大意味著本幣貶值
E.美元標價法下,匯率數值變大意味著美元升值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31.2006年某國家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為3.5%,當年該國的消費物價指數為102.8(上年=100),試計算該國存款者的實際收益率。
32.設銀行專項呆賬準備金的計提比例為:損失類貸款100%,可疑類貸款50%,次級類貸款20%,關注類貸款5%。
某銀行有一筆500萬元的貸款被核實為可疑類貸款,一筆1000萬元的貸款被核實為次級類貸款。請計算該銀行需要計提的專項呆賬準備金總額。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33.簡述我國外匯的構成。
34.簡述國家信用在經濟生活中的積極作用。
35.簡述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特點。
36.簡述融資性租賃的功能。
37.簡述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
38.簡述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的含義及成因。
五、論述題(本大題14分)
39.試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間的矛盾和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