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金融市場概述
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內容的學習,考生要理解金融市場的基本含義與構成要素;理解金融市場的功能。了
解金融市場的種類。
課程內容
第一節金融市場的含義與構成要素
一、金融市場的含義
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求雙方借助金融工具進行貨幣資金融通與配置的市場。
金融市場的含義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理解。
直接金融方式是指資金需求者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資工具直接從資金的所有者那里融通
資金,由此形成的市場稱為直接金融市場。
間接融資方式是指資金所有者將其手中的資金存放在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然后再由這些機構轉
貸給資金需求者,由此形成的市場稱為間接金融市場。
狹義金融市場僅包括直接金融市場。廣義金融市場不僅包括直接金融市場而且還包括間接金融市
場。
二、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4各方面)
(一)市場參與主體
政府部門、中央銀行、各類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和居民個人等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可以成為金融市
場的參與主體。
1.政府部門是一國金融市場上主要的資金需求者,通過發行公債和國庫券為基礎設施建設、彌補
財政預算赤字等籌集資金。
2.中央銀行參與金融市場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進行貨幣政策操作,通過在金融市場上
買賣證券,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達到調節貨幣供給量、引導市場利率的目的。
3.各類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以商業銀行為例,商業銀行是間接金融市場上最重要
的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商業銀行通過其負債業務大量吸收居民、企業和政府部門暫時閑置
不用的資金;作為資金的供應者,商業銀行又通過貸款等資產業務向其他的資金需求者提供資金。
4.企業部門:一方面,它是金融市場主要的資金需求者,既通過市場籌集短期資金維持正常的運
營,又通過發行股票或中長期債券等方式籌措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和經營規模;另一方面,它也是金
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應者之一,企業會將生產經營過程中暫時
閑置的資金進行短期投資,以獲得保值和
增值。
5.居民:金融市場上的主要資金供應者。
(二)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場中貨幣資金交易的載體。
1.金融工具的特征(4個方面):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和收益性
(1)期限性:金融工具通常都有規定的償還期限,即從舉借債務到全部歸還本金與利息所跨越的
時間。
(2)流動性:金融工具的變現能力,即轉變為現實購買力貨幣的能力。金融工具的變現能力越
強,成本越低,其流動性就越強,反之,流動性越弱。償還期限、發行人的資信程度、收益率水平等
是影響金融工具流動性強弱的主要因素。償還期限與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呈反向變動關系,而發行人的
資信程度和收益率水平則與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呈正向變動關系:償還期越長,流動性越弱,償還期越
短,流動性越強,因此,短期金融工具的流動性要強于長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發行者的信譽狀況越
好,金融工具的流動性越強,反之,流動性越弱。
(3)風險性:購買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預定收益遭受損失可能性的大小。購買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都
會有風險。風險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工具的發行者不能或不愿履行按期償還本金、支付利
息的約定,從而給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二是由于金融市場上金融工具交易價格的波
動而給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帶來損失的可有性。
(4)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夠為其持有者帶來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給持有者帶來的收益有兩種:
一是利息、股息或紅利等收入,二是買賣金融工具所獲得的價差收入。
2.兩種重要的金融工具:債券和股票
Ⅰ債券:
(1)含義: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集資金時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按約定條
件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2)債券的類型:
①按債券的發行主體不同可將債券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三種類型。
政府債券是指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發行的債券,它以政府的信譽作為保證,因而通常無需抵
押品,其風險在各種債券中是最低的,利率水平也低于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
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統稱為國債,以國家財政收入為保證,一般不存在違約風險,故又稱為"金
邊債券"。1年期以內的短期債券稱為國庫券,1年期以上的中長期債券稱為國家公債。國家公債按其
還本付息的方法又可分為分次付息債券和一次性付息債券。我國發行的中期國債多為一次性付息債
券。
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稱為地方公債,以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為保證,目的主要是為地方建設籌集資
金,其信用風險僅次于國債。
金融債券是由銀行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發行的目的一般是為了籌集長期資金,信用
風險要低于公司債券,利率水平也相應低于公司債券。
公司債券又稱為企業債券,是由工商企業為籌集資金所發行的債券。
A.企業債券按發行時是否向出資者提供抵押可分為抵押債券和信用債券。信用債券是完全憑公司
信譽,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品而發行的債券。抵押債券是以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為抵押品而發生的一
種公司債券。
B.按內含選擇權的不同可分為可轉換債券、可贖回債券、償還基金債券、帶認股權證的債券。
可轉換債券是指公司債券附加可轉換條款,賦予債券持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內按預先確定的比例將
債券轉換為該公司普通股的選擇權。
可贖回債券是指該債券的發行公司被允許在債券到期日之前以事先確定的價格和方式贖回部分或
全部債券。當市場利率降至債券利率之下時,贖回債券或代之以新發行的低利率債券對債券持有人不
利,因而通常規定在債券發行后至少5年內不允許贖回。
償還基金債券要求發行公司按發債總額每年從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存入信托基金,定期償還本
金,即從債券持有人手中購回一定量的債券。
帶認股權證的債券是指公司債券可把認股權證作為合同的一部分附帶發行。對于發行人來說,發
行附認股權證的公司債券可以起到一次發行、二次融資的作用。
②按債券利率的確定方式不同可分為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和指數債券。
Ⅱ股票:
(1)含義:
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金時向出資人發行的,用
以證明其股東身份和權益的一種所有
權憑證。
(2)股票的類型
①按照持有者所享有的權利不同,股票可分為優先股和普通股兩類。(國際上通行的區分方法)
普通股的股東可以出席股東大會,具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其股息、紅利收益與股份
有限公司經營狀況有關。普通股的股東還具有優先認購權。優先股是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具有收益分配和剩余資產分配優先權的股票。優先股股東具有兩種
優先權:一是優先分配權,即公司分配股息時,優先股股東分配在先;二是優先求償權,即公司破產
清算,分配剩余資產時,優先股的股東清償在先。但優先股的股東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依據股票上市地點和投資者的不同,我國的股票有A股、B 股、H股、N股和S股之分。(具有我國
特色的區分方法)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和個人(不含臺灣、香
港、澳門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是由我國境內股份公司發行,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
認購,在境內(上海和深圳)證券交
易所上市,供境內外投資者買賣的股票。
H股、N股、S股分別是我國境內股份公司發行的、在香港、紐約和新加坡上市交易的股票。
③按投資主體的性質不同,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還可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和公眾股。
國家股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向股份公司投資形成的股票。
法人股指企業法人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資產投入股份公司形成
的股票。
國家股和法人股被統稱為國有股,一般不能上市流通轉讓,因此又被稱為非流通股。
公眾股是指社會公眾依法以其擁有的財產投入股份公司時形成的可上市流通的股票。
Ⅲ債券與股票的區別:
首先,股票一般無償還期,而債券都是有償還期限的。
其次,股東從公司稅后利潤中分享的股息和紅利的多少與公司的經營狀況有關,而債券持有者從
公司稅前利潤中得到的是固定利息收入。
第三,當公司由于經營不善等原因破產時,債券持有者優先取得公司財產,其次是優先股股東,
最后是普通股股東。
第四,普通股股東具有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而債券持有者通常沒有此權利。
第五,股票的風險比債券的風險要高。
第六,在選擇權方面,債券持有者的選擇權要比股票持有者的選擇權多。
(三)交易價格
利率是金融市場中重要的一種交易價格。
(四)交易的組織方式
一般來說,金融市場交易主要有兩種組織方式:場內交易方式和場外交易方式。
按照一定的交易價格針對某種金融工具展開交易時,如果是在交易所內完成的,即為場內交易方
式,也叫交易所交易方式;凡是在交易所之外的交易都稱為場外交易,也稱為柜臺交易方式。
第二節金融市場的種類與功能
一、金融市場的種類
1.按市場中金融工具期限的長短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貨幣市場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內的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市場。
資本市場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中長
期資金融通的市場。
2.按市場中交易的標的物劃分,金融市場又可分為票據市場、證券市場、衍生工具市場、外匯市
場和黃金市場等。
3.按金融資產的發行和流通特征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
發行市場又稱為一級市場,是票據和證券等金融工具初次發行的場所。
流通市場又稱為二級市場,是對已發行的金融工具進行轉讓交易的市場。
4.按交割方式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現貨市場也稱即期交易市場,是指交易雙方達成成交協議后,在1~3日內立即進行付款交割的市
場。
期貨市場是指交易雙方達成成交協議后,并不立即進行交割,而是在一定時間后進行交割的市
場。
5.按有無固定場所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
有形市場是指有固定交易場所的市場。
如果交易是在一個無形的網絡中完成的,則這一市場稱為無
形市場。
6.按金融交易的地域來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若金融交易僅局限于一國范圍內,則此時的金融市場稱為國內金融市場。
若金融交易突破一國國界,在世界范圍來進行時,此時的金融市場稱為國際金融市場。
二、金融市場的功能
金融市場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整個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表現在如下三個
方面。
第一,資金聚集與資金配置功能
首先,金融市場為貨幣資金盈余者提供了多種可供其選擇的金融工具,進而實現了資金聚集的功
能。
其次,金融市場中各種金融工具價格的波動將引導貨幣資金流向最具有發展潛力,能夠為投資者
帶來最大利益的部門和企業,從而實現金融資源的最優配置。第二,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功能
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散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市場上多樣化的金融工具為資金盈余者的金
融投資提供了多種選擇,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收益偏好
將自己的盈余資金投資在不同的金融工具
上,進行投資組合,從而分散了投資風險。二是在金融市場上籌集資金的資金需求者面對眾多的投資
者發行自己的金融工具,這使得眾多的投資者共同承擔了該金融工具發行者運用這筆資金的經營風
險。
第三,對宏觀經濟的反映與調控功能
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通常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常常反映國民經濟的宏觀走勢。金融
市場對宏觀經濟調控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調控中貨幣政策的實施離不開金融市場;二
是宏觀調控中財政政策的實施也離不開金融市場。
復習思考題
1.金融市場有哪些構成要素?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有四個,分別是市場參與主體、金融工具、
交易價格、交易的組織方式。
2.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有四個,分別是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和
收益性。
3.影響金融工具流動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影響金融工具流動性的因素有償還期限、發行人的資信程度和金
融工具的收益率水平。
其中償還期與流動性呈反向變動關系,發行人的資信程度和金融工具的收
益率水平與流動性呈正向變動關系。
4.優先股和普通股的區別是什么?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優先股和普通股的區別主要是股東權利的不同。普通股的股東可以出席股東大會,具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其
股息、紅利收益與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況有關。普通股的股東還具有優先認購
權。
優先股股東具有兩種優先權:一是優先分配權,即公司分配股息時,優先
股股東分配在先;二是優先求償權,即公司破產清算,分配剩余資產時,優先
股的股東清償在先。但優先股的股東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5.債券和股票的區別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首先,股票一般無償還期,而債券都是有償還期限的。
其次,股東從公司稅后利潤中分享的股息和紅利的多少與公司的經營狀況
有關,而債券持有者從公司稅前利潤中得到的是固定利息收入。
第三,當公司由于經營不善等原因破產時,債券持有者優先取得公司財
產,其次是優先股股東,最后是普通股股東。
第四,普通股股東具有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而債券持有者通常沒有此權
利。
第五,股票的風險比債券的風險要高。
第六,在選擇權方面,債券持有者的選擇權要比股票持有者的選擇權多。
6.國家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按照不同的標準各劃分為哪幾類?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國家債券按照發行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中央政府債券和地方政府
債券,其中中央政府債券根據償還期的不同可以分為短期中央政府債券和中長
期中央政府債券。
金融債券根據發行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銀行金融債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債
券。
公司債券按抵押擔保狀況可分為抵押債券和信用債券;按內含選擇權的不
同可分為可轉換債券、可贖回債券、償還基金債券、帶認股權證的債券。
7.如何理解發行市場與流通市場的關系?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發行市場是流通市場存在的基礎和前提,沒有發行市場中金融工
具的發行,就不會有流通市場中金融工具的轉讓;同時,流通市場的出現與發
展會進一步促進發行市場的發展。
8.我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我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目的是解決股權分置條件下制約證券市
場發展的一些障礙:(添加教材內容)
(見教材123頁專欄5---1)
一是扭曲證券市場定價機制,影響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的有效發揮;
二是股價漲跌形不成對非流通股股東的市場約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
礎;三是國有資產不能在順暢流轉中實現保值增值的動態評價和市場化考核,
不利于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四是股票定價環境存在不確定預期,制約
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產品創新。
9.金融市場的功能有哪些?各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疑編號]
『正確答案』金融市場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整個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
著重要的功能,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資金聚集與資金配置功能
這一功能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首先,金融市場為貨幣資金盈余者提供了
多種可供其選擇的金融工具,進而實現了資金聚集的功能。
其次,金融市場中
各種金融工具價格的波動將引導貨幣資金流向最具有發展潛力,能夠為投資者
帶來最大利益的部門和企業,從而實現金融資源的最優配置。第二,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功能
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散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市場上多樣化的金融
工具為資金盈余者的金融投資提供了多種選擇,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收益
偏好將自己的盈余資金投資在不同的金融工具上,進行投資組合,從而分散了
投資風險。二是在金融市場上籌集資金的資金需求者面對眾多的投資者發行自
己的金融工具,這使得眾多的投資者共同承擔了該金融工具發行者運用這筆資
金的經營風險。
第三,對宏觀經濟的反映與調控功能
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通常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常常反映國民
經濟的宏觀走勢。
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調控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調控中貨幣
政策的實施離不開金融市場;二是宏觀調控中財政政策的實施也離不開金融市
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