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自考02797家畜飼養管理學考試大綱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考試大綱
一、本課程性質與設置的目的
(一)本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家畜飼養管理學是涉及動物科學方面較廣的學科,是動物醫學專業的核心課。
主要特點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較多,基本理論強,要求掌握一定的實驗技能。涉及內容廣,只能在掌握動物營養、動物遺傳、動物育種、動物繁殖和動物環境工程等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才能正確認識家畜和家禽的生長發育規律、營養需要和飼養管理特點,掌握主要生產環節的基本技能。因此,學習方法必須循序漸進,先理論后實踐,逐步掌握各章節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技能,最后融會貫通。
(二)本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任務與作用
家畜飼養管理學是一門研究動物生產的原理與技術的綜合性課程,是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其任務是研究動物生產過程中營養物質的來源和需要量、生長發育規律及其應用;優良畜禽繁殖技術及其適宜的環境條件、以及主要生產環節的飼養管理特點。對自學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課程的要求進行水平合格考試。目的是檢測課程考核者是否達到課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家畜飼養管理學的基礎理論,畜禽生產中各主要環節的基本技能和飼養管理特點。
(三)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要求應考者掌握動物營養學、遺傳育種學和繁殖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各種畜禽的生理特點和飼養管理要點,解決畜牧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利用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技能進行科學研究和畜牧業生產。
(四)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家畜飼養管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以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涉及的家畜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動物學、動物生物化學、家畜生理學和生物統計學為基礎的專業課程。
學習本課程應具備的基礎知識是:1.普通化學;2.數學;3.動物學
重點是:1.營養物質的功能及其不同畜禽營養需要特點。2.畜禽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產性能的評定。3.生產性能與環境的關系。
難點是:不同畜禽飼養管理的特點。
疑點是:單胃動物與反芻動物消化和代謝的異同點。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緒 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畜牧業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作用。(2)國內外畜牧業生產現狀和發展方向。
2.熟練掌握:(1)畜牧產業化生產的實質。(2)畜牧產業化生產的特點。
(二)本章課程內容
1.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國畜牧業發展概況
3.畜牧業發展趨勢
4.課程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三)考核知識點
1.畜牧業在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國畜牧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3.國外畜牧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四)考核要求
1、識記:(1)畜牧產業化生產的實質。(2)畜牧產業化生產的特點。
2、領會:(1)畜牧業產業化生產的基本模式。(2)畜牧業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作用。(3)我國畜牧業生產現狀和發展方向。(4)我國畜牧業生產現狀和發展方向。
第一章 動物營養與飼料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 飼料中營養物質及其分類。(2)飼料與畜體組成的差異。(3)單胃動物、反芻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特點。(4)反芻動物對非蛋白氮的利用。(5)脂類在動物體內的營養作用。(6)粗纖維在動物營養中的作用。(7)礦物質的功能。 (8) 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基本方法。(9)現行的飼料分類體系及基本原則。(10)各類飼料的主要營養特性及其代表性飼料品種。(11)常用餅粕類飼料的主要營養特點及所含毒素或抗營養因子。(12)常用飼料添加劑的主要種類和營養生理功能。(13)設計飼料配方的原則。(14)載體和稀釋劑的選擇。
2.一般掌握: (1)飼料的概念。(2)飼料中營養物質分類。(3)氨基酸平衡;(4)氨基酸互補作用。(5)飼養標準的一般營養指標。(5)抗生素、益生素添加劑促生長的主要機制。(6)配合飼料的概念。(7)配合飼料的優點。(8)配合飼料分類。(9)飼料配方、日糧和飼糧的概念。
3.熟練掌握:(1)消化、吸收的概念。(2)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3營養需要的概念。(4)營養需要的衡量指標。(5) 維持與維持需要的概念。(6)飼養標準的概念。(7)飼料營養價值及評定的概念。(8)表觀消化率、真消化率、消化能、代謝能、凈能、蛋白質生物價的概念。(9)飼料添加劑、營養性添加劑、非營養性添加劑和生長促進劑的概念。(10)載體和稀釋劑的概念。
(二)本課程內容
飼料與畜體的組成
必需營養物質及其功能
動物的營養需要與飼養標準
飼料的分類及營養特性
飼料配合的原則和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
1.飼料與動物體的組成
2.動物的消化系統及消化方式
3.單胃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4.反芻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5.飼料營養物質與動物營養
6.動物的營養需要
7.飼養標準
8.飼料營養價值的評定
9.飼料的營養特性
10.飼料的加工調制
11.配合飼料
12.配合飼料配方的設計
(四)考核要求
1.識記:(1)飼料的概念。(2)飼料中營養物質分類。 (3消化、吸收的概念。(4)動物的消化系統及消化方式。(5)水在動物體內的功能。(6)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7)礦物質分類。(8)維生素的分類。(9)營養需要的概念。(10)營養需要的衡量指標。(11) 維持與維持需要的概念。(12)飼養標準的概念。(13)飼料營養價值及評定的概念。(14)表觀消化率、真消化率、消化能、代謝能、凈能、蛋白質生物價的概念。(15)飼料添加劑、營養性添加劑、非營養性添加劑和生長促進劑的概念。(16)配合飼料的概念。(17)配合飼料的優點。(18)配合飼料分類。(19)飼料配方、日糧和飼糧的概念。(20)載體和稀釋劑的概念。
2.領會:(1)飼料與畜體組成的差異。(2)單胃動物、反芻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特點。(3)氨基酸平衡。(4)氨基酸互補作用。(5)反芻動物對非蛋白氮的利用。(6)脂類在動物體內的營養作用。(7)粗纖維在動物營養中的作用。(8)礦物質的功能。(9)綜合法。(10)析因法。(11)影響維持需要的因素。(12)飼養標準的一般營養指標。(13) 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基本方法。(14)現行的飼料分類體系及基本原則。(15)各類飼料的主要營養特性及其代表性飼料品種。(16)常用餅粕類飼料的主要營養特點及所含毒素或抗營養因子。(17)常用飼料添加劑的主要種類和營養生理功能。(18)設計飼料配方的原則。(19)載體和稀釋劑的選擇。
3.綜合應用:設計飼料配方。
第二章 動物遺傳育種
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伴性遺傳、引起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2)三大遺傳參數的應用范圍和選擇方法。(3)近交和雜交遺傳效應、轉基因、限制與修飾、基因定位。(4)品種的分類。(5)引種與風土馴化。(6)生長發育的測定和計算。(7)動物保種理論。(8)動物育種規劃。(9)動物基因組計劃。
2.一般掌握:(1)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2)影響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3)動物的生產力。(4)種群選配。(5)品系繁育。(6)雜交育種。(9)動物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分子育種。
3.熟練掌握:(1)染色體的畸變、細胞分裂過程。(2)三大遺傳定律。(3)H-W定律及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頻率的計算。(4)三大遺傳參數的概念及計算公式。(5)近交和雜交的概念。(6)基因重組的過程。(7)種、品種的概念。(8)生長發育概念。(9)選種基本原理。(10)種用價值的評定。(11)品質選配、親緣選配。(12)雜種優勢利用的概念及主要環節。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遺傳基本規律
第二節 品種概述
第三節 家畜的生長與發育
第四節 家畜生產力的評定
第五節 選種與選配
第六節 品系繁育
第七節 雜種優勢的利用
第八節 生物技術在動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三)考核知識點
1.孟德爾遺傳及其細胞學基礎
2.連鎖互換定律與伴性遺傳
3.基因結構與突變
4.群體遺傳結構
5.遺傳參數
6.選擇、近交和雜交
7.分子遺傳與生物工程
8.種、品種的概念、分類及標準
9.影響品種形成的因素
10.生長與發育的概念
11.生長與發育的基本規律
12.研究生長發育的基本方法
13.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
14.家畜生產力的概念和評定原則
15.動物的選種與選配
16.品系及專門化品系
17.雜種優勢的概念及應用
18.動物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分子育種。
(四)考核要求
1.識記:(1)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概念。(2)基因突變的概念。(3)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概念。(4)重復力、遺傳力和遺傳相關的概念和公式。(5)選擇差、選擇強度、選擇反應和世代間隔的概念和公式。(6)近交和雜交的概念。(7)分子遺傳。(8)品種應具備的條件。(9)生長發育的概念。(10)同質選配和異質選配的概念。(11)純種繁育和雜交繁育的概念。(12)引入雜交和級進雜交的方法。(13)選優和提純的概念。(14)雜種優勢利用的主要環節。
2.領會:(1)細胞分裂的過程。(2)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連鎖和互換定律的主要內容。(3)基因結構的組成內容。(4)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5)H-W定律的中心內容。(6)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7)重復力、遺傳力和遺傳相關的應用范圍。(8)性狀選擇的方法。(9)近交和雜交的遺傳效應。(10)雜種優勢理論。(11)品種的分類。(12)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13)評定生產力是主要指標。(14)影響數量性狀選擇效果的因素。(15)種用價值的評定方法。(16)選配的意義和作用。(17)近交的用途。(18)近交衰退的防止。(19)個體選配的注意事項。(20)本品種選育和純種繁育的異同點。(21)品系的類別。(22)建系的方法。(23)品系的利用。(24)引入雜交和級進雜交注意事項。(25)新品種培育分類。(26)新品種培育的方法和步驟。(27)動物品種遺傳資源的利用。(28)育種規劃工作程序。(29)育種工作的組織措施。(30)動物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分子育種
3.簡單應用: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第三章 家畜繁殖基礎知識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公畜生殖器官的構成。(2)母畜生殖器官的構成。(3)生殖激素與動物生殖機能的關系。(4)雄性動物的生殖機能。(5)雌性動物的生殖機能。(6)動物繁殖生物技術。
2.一般掌握:(1)公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1)母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3)生殖激素的種類、來源、化學特性及主要生理作用。(4)受精、妊娠、分娩。(5)提高動物繁殖力。
3.熟練掌握:(1)幾種主要生殖激素在動物繁殖上的應用。(2)初情期、性成熟。(3)人工授精。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第二節 生殖激素
第三節 雄性動物的生殖機能
第四節 雌性動物的生殖機能
第五節 受精、妊娠與分娩
第六節 人工授精
第七節 動物繁殖生物技術
第八節 提高動物繁殖力
(三)考核知識點
1.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2.生殖激素的種類、來源、化學特性及主要生理作用
3.幾種主要生殖激素在動物繁殖上的應用
3.雄性動物的生殖機能
4.雌性動物的生殖機能
5.受精、妊娠與分娩
6.人工授精技術程序
7.動物繁殖生物技術
8.提高動物繁殖力
(四)考核要求
1.領會:(1)公畜生殖器官的構成及主要生理機能。(2)母畜生殖器官的構成及主要生理機能。(3)根據生殖激素的分泌部位,舉例說明生殖激素的種類。(4)動物繁殖上常用的生殖激素。(5)促卵泡素、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前列腺素在動物繁殖上的應用。(6)精子的發生。(7)卵子的發生。(8)精子與卵子受精的具體過程。(9)妊娠診斷的主要方法。(10)人工授精的技術程序。(11)胚胎移植的意義。(12)胚胎移植的技術程序。(13)胚胎工程的內容。(14)提高動物繁殖力的措施。
第四章 畜禽環境衛生與畜牧場規劃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環境與畜禽健康的關系。(2)畜禽舍布局、建筑。(3)畜禽場的公共衛生設施。(4)畜禽舍環境對畜禽生產性能的影響。(5)畜禽糞便和病死畜禽的處理方法。
2.一般掌握:(1)畜牧場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以及功能分區.(2)畜禽場環境保護的主要環節。
3.熟練掌握:(1)畜牧場選址的原則。(2)污水的處理與利用。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環境與畜禽健康
第二節 環境與畜禽生產
第三節 畜禽舍環境調控
第四節 畜牧場規劃設計
第五節 畜牧場環境保護
(三)考核知識點
1.畜禽環境基本概念
2.溫熱環境與畜禽生產
3.空氣環境與畜禽生產
4.水、土環境與畜禽生產
5.畜牧場選址的原則
6.畜牧場場區規劃與布局
7.畜禽舍環境調控類型與方式
8.畜牧場環境污染的來源
9.畜牧場糞污處理方法
(四)考核要求
1.領會:(1)養殖場場址選擇及畜禽場布局的原則。(2)畜禽舍的建筑要求。(3)畜禽舍的類型。(4)畜禽舍建筑結構的具體要求。(5)環境對畜禽生產性能的影響。(6)畜禽舍環境控制的意義。(7)畜禽舍環境控制的途徑。(8)畜禽糞便及病死畜禽的處理方法。
第五章 草地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草地、草業及草地管理的概念.
2.一般掌握:(1)草地管理的基礎知識。(2)包括草地植物的生活型.(3)草地飼用植物的株蓯類型(4)多年生草類的物候性.(5)掌握如何合理利用草地資源。。
3.熟練掌握:(1)草地管理基本知識。(2) 草地的合理利用與改良。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草地、草業和草地管理的概念、任務及作用
第二節 草地管理的基礎知識
第三節 草地的利用
第四節 草地改良
(三)考核知識點
1.草地管理的基礎知識
2.草地、草業和草地管理的概念、任務
3.草地飼用植物的生活型、株蓯類型
4.多年生草類的物候性
5.多年生草地植物的再生
6.草地植物的飼用評價
7.放牧地的合理利用
8.割草地的合理利用
9.草地改良
(四)考核要求
1.識記:(1) 草地、草業和草地管理的概念。(2)動物檢疫。
2.領會:(1)多年生草類的物候性。(2)多年生草地植物的再生。(3)草地植物的飼用評價。(4)草地植物的經濟類群。(5)放牧地的合理利用。(6)割草地的合理利用。
3.簡單應用:草地改良的方法
第六章 養豬生產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豬的類型劃分。(2)后備豬的培育。(3)豬的肥育方法。
2.一般掌握:(1)我國地方豬品種的分類及代表品種。(2)種豬的飼養管理。(3)斷奶仔豬的培育。(4)商品豬的管理。
3.熟練掌握:(1)豬的生物學特性。(2)哺乳仔豬的培育。(3)影響豬肥育的因素。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豬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豬的類型與品種
第三節 種豬的飼養管理
第四節 仔豬的飼養管理
第五節 商品瘦肉豬的生產
(三)考核知識點
1.我國地方品種的分類及代表品種
2.豬的生物學特性
3.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4.種母豬的飼養管理
5.哺乳仔豬的培育
6.斷奶仔豬的培育
7.商品豬的管理
(四)考核要求
1.識記:(1)豬的類型。(2)妊娠母豬營養利用特點。(3)哺乳仔豬的生長與生理特點。(4)集約化養豬。(5)工廠化養豬。
2.領會:(1)我國地方豬種分類、代表品種及外形和生產性能特征。(2)國外引進品種的外形和生產性能特征。(3)豬的生物學特征。(4)種公豬的飼養管理及利用。(5)種母豬的飼養管理。(6)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7)哺乳仔豬的養育技術。(8)培育無特定病原豬的方法。(9)早期斷奶的優點及斷奶方法。(10)斷奶仔豬養育技術。(11) 后備豬的飼養管理要點。(12)影響豬肥育的因素。(13)豬的肥育方法。(14)商品豬的管理。
第七章 養禽生產
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家禽的主要品種、生產配套體系及其生物學特性。
2.一般掌握:家禽主要品種及生物學特性, 。
3.熟練掌握:(1)雞的人工授精技術。(2)家禽孵化技術。(3)蛋雞、肉雞、鴨和鵝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家禽的生物學特性和品種
第二節 家禽的繁殖和人工孵化
第三節 蛋雞生產
第四節 肉雞生產
第五節 水禽生產
(三)考核知識點
1.家禽的生物學特性
2.家禽品種分類及各品種特征
3.孵化工藝流程
4.種蛋的選擇、保存、消毒和運輸
5.人工孵化的條件
6.影響孵化率的因素
7.蛋雞的飼養管理
8.肉雞的飼養管理
9.鴨、鵝的飼養管理
(四)考核要求
1.領會:(1)家禽的一般特性。(2)家禽的生物學特性。(3)現代養雞業分類。(4)孵化工藝流程。(5)種蛋的選擇、保存、消毒和運輸。(6)人工孵化的條件。(7)影響孵化率的因素。(8)雛雞的飼養管理。(9)育成雞的飼養管理。(10)產蛋雞環境條件控制。(11)肉用種雞的飼養管理。(12)肉仔雞的飼養管理。(13)蛋的貯藏。(14)雞糞的加工方法。
第八章 養牛生產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牛在動物分類學中的地位。(2)其它牛的飼養管理。
2.一般掌握:(1)牛的品種特征。(2)各用途牛的代表品種。(3)外貌鑒定方法。
3.熟練掌握:(1)牛的生物學特征。(2)犢牛及奶牛的飼養管理技術。(3)肉牛的育肥技術。(4)牛奶的驗收及初步處理。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牛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牛的品種
第三節 奶牛的飼養管理
第四節 肉牛的飼養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
1.牛在動物分類學中的地位
2.乳用牛、肉用牛的體型外貌要求及代表品種
3.奶牛體型外貌線形鑒定的過程
4.牛的采食生物學特性
6.牛的消化特征
7.犢牛的飼養管理措施
8.干乳方法
9.泌乳牛的飼養方法及管理技術
10.成年牛及架子牛的育肥技術
11.種公牛飼養管理要點
12.役用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13.牦牛的飼養要點
14.牛奶的驗收及初步處理
15.牛胴體生產
16.牛皮的初步處理
(四)考核要求
1.識記: (1)反芻;(2)噯氣
2.領會:(1)牛在動物分類學中的地位。(2)乳用牛、肉用牛的體型外貌要求及代表品種。(3)奶牛體型外貌線形鑒定的過程。(4)牛的采食生物學特性。(5)牛的消化特征。(6)犢牛的飼養管理措施。(7)干乳方法。(8)泌乳牛的飼養方法及管理技術。(9)成年牛及架子牛的育肥技術。(10)種公牛飼養管理要點。(11)役用牛的飼養管理技術。(12)牦牛的飼養要點。(13)牛奶的驗收及初步處理。(14)牛胴體生產。(15)牛皮的初步處理。
第九章 養羊生產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羊的經濟用途。(2)羊的產品。(3)綿羊品種分類及代表品種。(4)山羊品種分類及代表品種。
2.一般掌握:綿、山羊品種的分類及不同類型羊的特點。
3.熟練掌握:種羊飼養、肉羊飼養、奶山羊飼養的技術要點。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羊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羊的品種
第三節 羊的產品
第四節 羊的飼養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
1.羊的經濟用途
2.羊的產品
3.綿、山羊品種的分類、不同類型羊的特點及代表品種
4.種羊飼養、肉羊飼養、奶山羊飼養的技術要點
(四)考核要求
1.領會:(1)羊的經濟用途。(2)羊的產品及特點。(3)綿羊、山羊品種按生產用途分類。(4)各類生產用途的綿羊、山羊的代表品種。(5)種公羊、種母羊、奶山羊飼養管理分期及各期的飼養管理要點。(6)羔羊培育技術。(7)肉羊育肥方式。(8)斷奶羔羊育肥和成年羊育肥的特點。(9)建造舍飼羊舍對場址選擇、建筑參數的要求。(10)典型羊舍的類型。(11)四季牧場的選擇及其放牧特點。
第十章 養兔生產
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1)家兔品種分類及代表品種。(2)養兔設備。(3)家兔產品的初步加工。
2.一般掌握:家兔的飼養管理。
3.熟練掌握:家兔的生物學特性。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家兔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家兔的品種
第三節 家兔的飼養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
1.家兔的生活習性
2.家兔的生活特點
3.家兔的繁殖特性
4.家兔的生理特點
5.家兔生長發育規律
6.家兔品種按經濟用途分類
7.肉兔的主要單一品種和配套系及其特點
8.家兔飼養管理的一般原則
9.種公兔的飼養管理要點
10.妊娠母兔的飼養管理
11.仔兔的飼養管理
12.兔舍設計和建筑的一般要求
13.兔舍建筑形式
(四)考核要求
1.領會:(1)家兔的生活習性。(2)家兔的生活特點。(3)家兔的繁殖特性。(4)家兔的生理特點。(5)家兔生長發育規律。(6)家兔品種按經濟用途分類。(7)肉兔的主要單一品種和配套系及其特點。(8)家兔飼養管理的一般原則。(9)種公兔的飼養管理要點。(10)妊娠母兔的飼養管理。(11)仔兔的飼養管理。(12)兔舍設計和建筑的一般要求。(13)兔舍建筑形式。
第十一章 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
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國內外畜禽遺傳資源的現狀。
2.一般掌握: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意義以及如何保存和利用。
3.熟練掌握:(1)畜禽遺傳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概念。(2)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方法。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禽遺傳資源現狀。
第二節 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
第三節 畜禽遺傳資源的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
1.畜禽遺傳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2.國內外畜禽遺傳資源現狀。
3.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意義。
4.畜禽遺傳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四)考核要求
1.領會:畜禽遺傳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2.識記:(1)國內外畜禽遺傳資源現狀。(2)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意義。(3)畜禽遺傳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0.
第十二章 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
學習目的與要求
1.一般了解:動物福利的概念和發展歷程。
2.一般掌握:現代動物生產中的主要動物福利問題。
(二)本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 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的概念及意義
第二節 動物福利立法
第三節 現代畜牧生產中的主要動物福利問題
(三)考核知識點
1.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的概念
2.國內外動物福利立法現狀
3.現代畜牧業生產的特點
4.現代畜牧生產中的主要動物福利問題及主要解決途徑
(四)考核要求
領會:(1)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的概念。(2)現代畜牧業生產的特點。(3)國內外主要動物福利立法的時間節點。(4)現代畜牧生產中的主要動物福利問題及主要解決途徑。
三、有關說明與考核實施要求
(一)編制本大綱目的和作用
本課程考試大綱是根據自學考試計劃,結合自學考試特點而編學的。其目的是指導和規定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本課程命題。明確了課程學習內容以及深度和廣度。規定了課程自學考試的范圍和標準,是選用或編寫自學考試教材和輔導書、自學、社會助學、命題的依據。
(二)本大綱與教材的關系
本大綱與所選用教材的基本內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識內容只是大綱的擴展,因此自學、社會助學和命題應以本考試大綱為依據,教材為范圍。
選用的參考教材為自學教材同類,內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有代替自學教材的作用。
(三)自學教材與參考教材
1.自學教材
畜牧概論 蔣思文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出版
2.參考教材
畜牧學概論 李建國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2.7 出版
(四)自學要求與自學方法
本大綱的課程基本要求是依據專業計劃和培養目標而確定的,明確了課程的基本內容以及應掌握的程度。知識點是課程內容的主體,也是考核的主要內容。
在自學要求中,對教材各章、節內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練掌握。為有效地指導個人自學和社會助學,本大綱對各章節的掌握程度中指明了重點和難點。
本課程為8個學分,含實驗學分。
自學方法:本課程涉及知識面廣,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強。自學者可在對自學內容識記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觀察和了解豬的生物學特性和飼養管理特點,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進而理論聯系實踐,掌握養豬的基本技能。
(五)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要在自學后,在已了解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社會助學。80學時為度。助學中主要輔導考核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進行直觀性的實驗。帶領學生參觀養豬場,有條件的地方要求觀察畜牧場養殖生產的各個環節,加深對知識內容的深入理解,提高綜合應用的能力。
(六)對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的說明
本課程以學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內容都作為考核內容,體現在各章節的考核知識點中。由于各知識點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識自身特點不同,因此分別按四個認識層次確定其考核要求,從低到高依次是
識記:要求應考者能夠對知識點,如定義、名詞、概念、性質等有清晰的認識,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對知識點,在識記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與有關知識點的聯系與區別,并能做出正確的表達和解釋。
簡單應用:要求應考者能夠運用各章節少數幾個知識點,一般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
綜合應用:要求應考者能夠綜合運用各章節多個知識點,解決生產實踐中稍復雜的問題。
(七)關于試卷結構及考試的有關說明
本大綱各章所規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識點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命題不應有超出大綱中考核知識點范圍的試題,考核目標不得高于大綱中所規定的相應最高能力層次要求。
“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綜合應用”四個認知層次的試題在試卷中所占的分數比例依次約為:20%、30%、30%、20%。
試題的難度可分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難,難;它們在試卷中所占分數比例依次大致為:20%、30%、30%、20%。
試題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計算題。
考試方式為筆試、閉卷;考試時間為150分鐘;60分為及格線??荚嚂r只允許帶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和橡皮。
附錄:題型舉例與規范。舉例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
1.雞的孵化期是 [ ]
A.18天 B.21天 C.28天 D.31天
二、多項選擇題 選擇正確選項
2. 青綠飼料營養特點有 [ ]
A.含水量高 B. 氨基酸組成較為平衡 C. B族Vit豐富
D. 適口性好 E. 易于消化吸收
三、名詞解釋題
3.營養物質
四、計算題
4.某奶牛場有A、B兩頭奶牛,其中A奶牛年產奶量4000kg,乳脂率3.5%;B奶牛年產奶量3800kg,乳脂率4.5%。試比較A、B兩頭奶牛產奶性能的高低?
五、簡答題
5. 飼料的分類原則是什么?
六、論述題
6. 試述大豆的營養特性,限制其利用的因素及合理開發利用的措施。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新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