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自考00045企業經濟統計學教材大綱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企業經營統計學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管理、統計學類專業教學用書,是高等院校自學考試統計學專業、經濟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
????企業經營統計學是企業生產經營分析與管理的重要基礎工具。這門課程是有關企業統計調查與預測方法、企業投入產出統計指標和技術,企業采購、庫存、銷售等經營環節統計方法,企業質量統計與監控方法,企業客戶關系統計技術,企業人力資源統計方法、企業科技、企業電子商務、企業財務與投資、企業績效評價和綜合評價等統計內容的相關研究。它是一門有關如何測定、收集和分析反應客觀總體的數據以便給出正確認識的方法論科學。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課程目標:通過企業經濟統計學的課程講授與課程的學習,應能夠概括了解企業經營統計的基本指標;初步掌握企業經營各環節的統計內容,熟悉企業經營統計中的各種主要統計方法,熟練掌握企業經營統計中的關鍵統計技術。學完本門課程之后,能夠對運用本課程所學的知識、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
????基本要求:掌握通用的統計方法與理論,對于企業的統計組織基本的了解,理解企業產出、產品質量、人力資源管理、外部市場、內部經營、財務管理的統計分析,從而在對于市場調查、經濟預測、信息分析的相關理論研究熟練運用。
三、與本專業及其他課程的關系
????本課程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計學專業、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屬于理論應用性課程。
????先期課程:統計學導論、計量經濟學、數理統計學、微觀經濟學;
????后續課程: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應用抽樣技術、國名經濟統計學、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統計、財務管理、技術創新。
?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緒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學習本章,學生從整體上要對企業經營統計學的基本內容和有關概念作了簡要介紹,為以后各章的學習奠定基礎。具體要求:①正確理解企業的含義和特征以及企業的分類,對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的基本環節及其內容有初步認識;②正確理解企業經營統計的含義及特征,并了解企業經營統計的作用;③明確企業經營統計的研究對象和內容,了解企業經營統計的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企業的特征、企業經營統計六大基本職能、企業經營統計內容(重點)
識記:
1.企業的概念:
???企業是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活動的盈利性組織,進行獨立的生產經營,并從法律上確認其具有獨立權力、利益和責任。
2.企業的五個特征:
???組織性、經濟型、商品性、營利性、獨立性
3.?企業經營統計的含義:
???是指研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狀況、過程和效果的數量關系和數量特征的變化規律性,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定量參考依據,是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
4.?企業經營統計的職能:
???企業經營統計的描述職能、評價功能、預測職能、決策職能、控制職能、服務職能。
5.?企業經營統計內容:
???企業經營統計內容以企業經營統計系統為對象,以企業經營管理為導向,以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統計應用為主體,注重統計方法與企業經營管理內用的有機結合。
????企業經營統計內容可以有不同維度:
(1)從企業經營管理對象角度,可以分為人力資源管理統計、生產運營管理統計、質量管理統計、財務管理統計、技術創新統計等;
(2)從企業統計參與經營管理的具體職能,可以分為統計描述、評價、預測、決策、控制和服務職能;
(3)從企業統計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時間維度,可以分為事前統計、事中統計、事后統計。
理解 :
企業經營活動、管理
1.企業經營活動的概念:
??指企業以市場為對象,根據外部環境和競爭形勢的變化趨勢制定企業目標、戰略計劃、投資決策,為了實現企業目標,是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活動與企業的外部環境達成動態均衡的一系列的有組織的活動。
2.企業經營管理的概念:
????根據企業的特性及生產經營規律,按照市場反映出來的社會需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監督與調節,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不斷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滿足社會需要,同時實現企業經營發展和滿足職工的利益。
????企業經營管理是由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決定的,包括計劃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設備管理、銷售和市場管理、財務管理等。
應用 :
企業經營統計技術的應用
(二)企業經營管理對統計的需求(次重點)
理解 :
企業經營過程對統計需求
???顧客與市場、財務管理、資源管理、過程管理、社會責任。
(三)企業的分類(一般)
識記:
企業的八種常用分類:
(1)以投資人的出資方式和責任形式分類: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2)以投資者的地區不同分類:內資企業、外資企業與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3)按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不同分類: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4)按股東對公司所負責任不同分類: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5)按公司地位類型不同分類:母公司、子公司。
(6)按企業規模不同分類: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7)按企業所歸屬經濟部門不同分類:農業企業、工業企業和服務企業等。
(8)按企業生產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分類: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
第二章 企業統計組織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學習,本章主要掌握統計工作的基本過程、企業各層次統計的基本職責、企業統計基礎工作,重點掌握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的內容。具體要求:?了解企業統計工作的基本過程;?了解企業統計組織的設置與職責,各層次之間的統計關系;?掌握企業統計基礎工作內容,掌握原始記錄、統計臺賬及企業統計報表的設計思想與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的內容(重點)
識記:
1.原始記錄:是按照統計、會計和業務三種核算要求,通過一定的表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情況所做的最初的數字和文字記載。
2.原始記錄的種類:
(1)按所記錄的經營內容或經營環節的不同分類:投入方面的原始記錄和產出方面的原始記錄;
(2)按照表式內容繁簡的不同分類:綜合性原始記錄與專用的原始記錄。
3.企業統計臺賬:是根據定期統計報表和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按時間順序分類登記統計資料的賬冊。統計臺賬以原始記錄為基礎進行直接登記或匯總登記,資料來源,有的來源于原始記錄,有的來自各種匯總表、企業的內部報表和對外報表。它與匯總表不同,匯總表是按空間排列進行一次性匯總,而統計臺賬是按時間順序對統計資料進行的登記。
4.企業統計臺賬編制要求:
(1)明確任務與分工;
(2)明確要求,做到表、帳、數統一;
(3)明確責任,統計臺賬的填寫原則一般為“誰填寫誰保存”。
5. 企業內部報表:
????是為滿足企業內部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指揮調度需要,由班組、車間和科室根據原始記錄或統計臺站,定期編制的統計報表。
????它包括企業內部各基層單位向其主管單位,各分支機構向企業的職能部門和統計機構,以及各職能部門向企業領導和綜合統計機構報送的報表等。
理解:
企業統計臺賬的種類
1、按企業經營管理和核算工作的不同需要:分為班組、車間、各職能科室設置統計臺賬。以建筑企業為例進行理解,分為施工隊統計臺賬、工程處統計臺賬、公司統計臺賬。
2、按內容繁簡不同分為:綜合性臺賬,主要有以生產組織為對象的綜合臺賬、以產品為對象的綜合性臺賬,各加工階段生產活動情況臺賬和各種平衡關系臺賬;專用臺賬,需要建立歷史資料的臺賬,以產品生產進度臺賬,廢品臺賬為例進行理解。
應用:
企業統計分析
1.企業統計分析對于產出方面的分析:即生產和銷售情況的分析,其中包括產品產量、產值和品種的分析,發展規模速度分析,計劃完成情況分析等
2.企業統計分析對于投入方面的分析:勞動分析、原材料分析、設備分析、財務分析等。
(二)企業統計工作基本過程(次重點)
識記:
企業統計設計:根據企業統計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統計研究的目的,對企業統計工作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的通盤考慮和安排。它是企業統計工作的第一階段,其結果表現為各種設計方案。
理解:
企業統計設計的內容:
(1)企業統計指標設計:明確統計指標的名稱、含義、內容與計算范圍;明確統計指標的計量單位、確定統計指標計算方法,計算時間。
(2)企業統計制度設計:企業內部有關統計發展與管理方面;企業內部統計報表制度的設計;
(3)企業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合理安排。
應用:企業統計調查
企業統計調查:企業統計根據管理任務的要求,利用各種統計調查技術,采用靈活多樣的調查組織形式,搜集與企業發展、生產經營活動等有關的統計信息的工作過程。企業統計調查是企業統計工作的第二階段,也是企業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前提。
(三)企業統計組織系統(一般)
識記:
企業統計信息:是運用統計特有的理論、方法、技術,經過搜集、加工、整理,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情報、資料與數據。
理解:
企業統計信息的屬性:事實性、等級性、再生性、動態性、分享性、價值性。
應用:
企業統計崗位與人員設置原則:
(1)企業須有一定數量的統計隊伍;
(2)企業統計隊伍構成要科學合理;
(3)要執行統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4)建立規范的企業統計人員教育培訓、教育管理制度。
第三章?企業市場調查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企業市場調查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學習本章,要了解市場調查的基本概念,企業市場調查的方法和技術。具體要求:①了解企業市場調查的概念和市場調查的程序;②掌握企業市場調查的方法,對問卷設計技術、測量表的應用技術能有深入的了解;③通過企業市場調查方案設計案例,掌握規范的方案設計。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企業市場調查、企業市場調查方法,企業市場調查技術(重點)
識記:
1.企業市場調查: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的、系統的搜集、記錄、整理與企業有關的市場營銷信息和資料,分析市場情況,了解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企業市場預測和營銷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
2.企業市場調查的類型:探測性調查、描述性調查、因果性調查。
理解:
企業市場調查的內容:
(1)市場環境調查:又稱宏觀市場調查,是企業對自身所處的市場環境進行的調查。是指影響市場供求變化的經濟、政治形勢、社會風俗的、文化教育狀況、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具體情況;
(2)市場主題調查:又稱微觀市場調查,是指圍繞研究市場特點、市場潛力、市場占有率等問題而進行專項調查。它主要包括市場需求調查、消費者調查、生產者調查、商品調查、商品流通過程調查、商品價格調查、促銷調查、競爭情況調查。
應用:
1.企業市場調查方法:
(1)抽樣調查法:按照一定規則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定量的樣本進行調查觀察,根據調查樣本的有關信息來推斷總體的專門調查。包括概率抽樣(簡單隨機抽樣、分層隨機抽樣等)與非概率抽樣(任意抽樣、判斷抽樣、配額抽樣)。
(2)詢問法:以詢問作為搜集資料的手段,調查資料以被詢問者的答復作為依據,又稱直接調查法。包括事實調查、解釋調查、意見調查。
(3)觀察法:指調查人員以直接觀察具體事務作為搜集資料的一種手段。
(4)實驗法:是把調查對象置于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小規模的實驗,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其發展趨勢的一種方法。
2.企業市場調查技術:
(1)問卷設計:問卷構成,問卷形式,問卷設計程序,問卷問題設計,問題回答方式;
(2)測量表:將測定被調查人員答案的尺度稱為測量表。常用的統計調查測量表有定名量表、定序量表、定距量表、定比量表、利克特量表、古德曼量表。
(二)企業市場調查的組織形式(次重點)
識記:
???根據所要搜集資料的特點,進行市場調查科采用不同的組織行式:經常性的市場調查,隨時性的市場調查,全面調查或非全面調查。
理解:
????企業市場調查的程序:準備階段、正式調查階段、結束調查階段。
應用:
???對于市場調查的案例研究
(三)企業市場調查作用等(一般)
識記:
???企業市場調查的作用:更好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為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罰責任提供決策依據;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與生存能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新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