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自考00071勞動與社會保障教材大綱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目標
?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勞動與社會保障》課程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在整個勞動經濟學科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完善勞動關系、分配關系,保證勞動力再生產的進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應用性、交叉性、邊緣性和綜合性,與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乃至哲學、倫理學等諸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
本課程立足于我國社會轉型和體制轉軌的宏觀大環境,重點闡釋以社會保障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為核心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突出社會保障的經濟學分析以及管理方法論,并從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角度,融進了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新發展和新動態。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勞動與社會保障》作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為了培養和檢驗自學應考者的社會保障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管理方法而設置的一門專業課。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自學考試者能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社會保障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相關知識體系,認識社會保障在國家社會制度中的定位和作用,為社會保障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打好理論基礎。同時,本課程立足我國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大環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性理解和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發展的方向。通過社會保障學的獨特視角,分析和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并要求學生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從事相關社會保障工作的能力,為以后從事社會保障管理工作做好必要的理論準備和專業訓練。
三、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關系
先學企業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課程。
?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
第一章 ?社會保障的制度結構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社會保障的概念及其制度特征,理解社會保障的理念基礎。掌握社會保障制度結構,理解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聯系與區別,了解社會保障制度主體及其各自責任、權利和義務,理解社會保障水平的內涵及其適度性,了解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社會保障制度的定位及其功能。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社會保障制度的概念;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以載體為核心的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結構。(次重點)
1.識記:(1)社會保障制度的概念;(2)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
2.理解:以載體為核心的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結構
(二)社會保障體系組成部分;社會保險與轉移支付類項目的差異(重點)
1.識記:(1)社會保障制度的項目構成
2.理解:(1)社會保險與轉移支付類項目的差異;(2)橫向再分配與縱向再分配;(3)理解分類管理的必要性
(三)社會保障制度主體及其各自責任、權利和義務。(一般)
1.識記:社會保障制度主體
2.理解:政府、企業與各種社會組織、社會成員個人在社會保障中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四)中外早期社會保障思想;福利國家論;福利經濟學與國家干預理論;對福利國家思想的批判(次重點)
1、識記:(1)中國早期樸素的社會保障思想;(2)國家福利論的主要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3)福利經濟學與國家干預理論的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
2、理解:(1)中國早期樸素社會保障思想與西方早期的社會保障思想的差異;(2)對福利國家思想的批判
(五)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社會保障制度的多樣化發展;當今世界主要的社會保障制度模式;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沿革(次重點)
1、識記:(1)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標志;(2)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國家發展鼎盛時期的基本特征;(3)四種社會保障制度模式與基礎性結構特征
2、理解: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沿革
?
第二章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含義,理解保險的含義,風險溢價的概念。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不確定性與風險,保險的含義,風險溢價(重點)
1、識記: (1)不確定性與風險,(2)保險的含義
2、理解: 風險與保險關系
(二)逆向選擇、舊車市場,其他領域內的逆向選擇,逆向選擇的成因與規避路徑(重點)
1、識記:(1)逆向選擇概念,(2)逆向選擇的成因
2、理解:(1)理解阿克洛夫的“舊車市場”,(2)其他領域的逆向選擇
3、應用:(1)逆向選擇的規避路徑
(三)道德風險,委托——代理關系,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理解道德風險的幾點要點,社會保障中的道德風險,道德風險的成因和規避路徑(重點)
1、識記:(1)識記委托——代理關系,(2)委托——代理關系的特點之一為信息不對稱,(3)道德風險的成因
2、理解:(1)道德風險的幾個要點,(2)社會保障中的道德風險
3、應用:(1)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2)規避道德風險的路徑
(四)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區分(次重點)
1、理解:區分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五)政府與市場,市場失靈及其原因,政府干預的理由與手段,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的關系,社會保障領域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1、識記:(1)市場失靈的原因,(2)政府干預市場的手段,
2、理解:(1)理解政府干預市場的原因,(2)理解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的關系,(3)社會保障領域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六)公平與效率(一般)
1、識記:(1)公平的代表性界定,(2)協調公平與效率的代表性觀點。
?
第三章 ?就業與失業保險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就業的作用,中國就業的難點,掌握失業和失業率的概念以及不同的失業類型,掌握失業保險的類型劃分與特征,掌握失業保險的實施范圍與受保人資格認定,理解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支付以及管理,了解失業保險管理體制的類型,了解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就業的作用與中國就業的難點(一般)
1、識記:就業的作用
2、理解:中國就業的難點
(二)失業含義、失業的標準、失業類型劃分;失業風險的特點;中國失業風險的特點(重點)
1、識記:(1)失業的概念;(2)失業率標準;(3)失業類型的劃分;
2、理解:(1)失業風險的特點;(2)中國失業風險的特點;(3)失業的經濟社會效應
(三)失業保險及其類型,失業保險中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與失業陷阱(重點)
1.識記:(1)失業保險的概念;(2)失業保險的類型;(3)失業保險中道德風險的規避
2.理解:(1)失業保險市場失靈的原因;(2)理解失業保險中的道德風險與失業陷阱;
(四)中國失業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支付。(次重點)
1.識記:(1)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來源;(2)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范圍
2.理解:(1)失業保險基金的費率水平;(2)失業保險津貼給付標準的實施原則;(3)失業保險金的支付標準和支付期限
3、應用:分析完善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和相關對策
?
?
第四章 ?工傷保險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工傷的內涵,工傷保險的內涵與功能,中國工傷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了解工傷歸責的發展階段與工傷保險的產生,理解工傷保險基金的籌集,理解工傷保險待遇,了解工傷的勞動能力鑒定。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工傷、工傷保險的內涵與功能;中國工傷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一般)
1.識記:(1)工傷的內涵;(2)工傷保險的內涵;(3)工傷保險的功能
2、理解:中國工傷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
(二)工傷歸責發展階段,工傷歸責的發展邏輯,工傷保險的發展階段(重點)
1、識記:(1)工傷歸責的發展階段;(2)工傷歸責的發展邏輯,(3)工傷保險的發展階段。
2.理解:(1)工傷歸責發展階段的變化內在要求
(三)工傷保險基金籌資,工傷保險的繳費主體,工傷保險的繳費機制(次重點)
1.識記:(1)工傷保險基金的來源;(2)工傷保險基金的費率機制。
2、理解:我國工傷保險繳費機制
(四)工傷保險支付的原則,工傷保險待遇(重點)
1、識記:(1)工傷保險支付的原則;(2)工傷保險待遇
2、理解:工傷保險支付的原則
3、應用:根據實際情況,如何開展工傷保險待遇的處理
(五)工傷的勞動能力鑒定;關于特殊工傷的處理。(重點)
1、識記:(1)因工負傷的認定,(2)工傷的勞動能力鑒定的概念
2.理解:(1)關于特殊工傷的處理,
第五章 ?醫療保險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社會醫療保險的實施原則與功能,了解我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了解社會醫療保險承保的人群范圍的選擇原則,掌握社會醫療保險支付制度,了解社會醫療保險費用約束機制與道德風險規避,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情況。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健康與疾病風險,不確定性與醫療保險需求,社會醫療保險的特點及功能,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結構。(重點)
1.識記:(1)健康含義與功能;(2)疾病風險的含義;(3)社會醫療保險的特點;(3)社會醫療保險的功能;(4)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結構。
2.理解:(1)區分醫療保險與社會醫療保險差別。
3.應用:分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功能。
(二)社會醫療保險實施的范圍;醫療保險承保的項目范圍(一般)
1、識記:(1)社會醫療保險承保的項目范圍
2、理解:(1)社會醫療保險覆蓋的人群范圍選擇原則;(2)醫療保險覆蓋人群范圍和承保項目范圍的不同價值取向;
(三)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機制及其選擇基準,中國“統賬結合”的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機制,“起付線法”、“封頂線”和“共付法”的應用,醫療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重點)
1.識記:醫療保險基金籌資的機制;(2)“統賬結合”的社會醫療保險基金財務機制的框架結構及設計特征;(3)“起付線”、“封頂線”和“共付法”的應用;(4)社會醫療保險支付制度的特點與功能
2.理解:(1)醫療保險費用幾種支付方式的比較研究;(2)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和內容的界定;
3.應用:分析醫療費用與醫療保險費用膨脹及其原因。
(四)醫療保險領域道德風險的表現形式及特點,醫療保險領域道德風險的成因,醫療保險領域道德風險的影響及其規避(重點)
1、識記:醫療保險領域道德風險的表現形式及特點
2、理解:醫療保險領域道德風險的影響及其規避
3、應用:醫療保險領域道德風險的成因
(五)中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與爭議,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與手段,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評估與建議(次重點)
1、識記:中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2、理解:(1)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與爭議,(2)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與手段
3、應用: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評估與建議
?
第六章 ?養老保險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養老模式的分類與家庭生產理論,掌握養老保險的保障對象和實施范圍,掌握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的選擇,理解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籌資的來源、結構和費率水平,了解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條件與政策,了解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和省級統籌,了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沿革與走向。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初創與停滯,恢復、發展與完善(一般)
1、識記: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初創與停滯,恢復、發展與完善
2、理解: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初創與停滯,恢復、發展與完善的內在變化原因
(二)養老的類型,四種養老形式的特點,貝克爾的家庭生產理論,養老保險的實施方式,養老保險中的逆向選擇,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養老保險的成本轉嫁。(重點)
1、識記:(1)養老模式的分類;(2)我國養老保險的實施方式,(3)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
2、理解:(1)貝克爾的家庭生產理論,(2)養老保險中的逆向選擇,(3)養老保險的成本轉嫁,(4)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標準的兩種調整機制
3.應用:分析我國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發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
(三)“統賬結合”模式的內涵與功能,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籌資與支付(重點)
1、識記:(1)基本養老保險“統賬結合”制度模式的內涵;籌資主體,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率水平,基本養老保險金的支付及待遇
2、理解: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的歷史背景
(四)法定退休年齡確定與影響因素,退休制度與退休行為,非正常的提前退休行為,中國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的路徑。(次重點)
1、識記:(1)法定退休年齡的影響因素。(2)退休制度與退休行為,非正常的提前退休行為的含義。
2、理解:我國法定退休年齡實施中的問題及其改革的思路。
3、應用:分析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特點、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向。
(五)中國社會養老雙軌制的概念與特點,雙軌制存在的問題,改革雙軌制的思路。(次重點)
1、識記:(1)雙軌制概念與主要特點;雙軌制存在的問題,
2、理解:改革雙軌制的思路
?
第七章 ?社會救助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社會救助的概念,掌握社會救助的特點與作用以及社會救助的對象,掌握貧困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標,理解社會救助對反貧困的意義,理解貧困的成因及其惡性循環,掌握我國社會救助體系的主要內容,掌握最低生活水平的含義,理解貧困線的劃定方法,掌握社會救助基金的籌集和使用,了解社會救助管理。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社會救助理念的歷史演進,社會救助的主體與對象(重點)
1、識記:(1)社會救助的主體非單一,(2)社會救助的對象
2、理解:(1)貧民救濟到社會救助變化的意義,(2)社會救助的歷史演進歷程
(二)貧困程度的衡量指標,社會救助標準的確定(重點)
1、識記:(1)貧困的定義,(2)貧困程度的衡量指標,(3)最低生活水平的含義
2、理解:(1)貧困線的劃定
(三)非營利組織產生的原因,非營利組織的效率分析,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國際經驗及啟示(一般)
1、識記:(1)貧困背景下非營利組織產生的原因,(2)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2、理解:(1)非營利組織的效率分析,(2)國際經驗及啟示
(四)現金救助與實物救助,輸血型救助與造血型救助,貧困成因與救助方式,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造血型救助(重點)
1、識記:(1)現金救助與實物救助的定義,
2、理解:(1)現金救助與實物救助的效率分析,(2)輸血型救助與造血型救助的比較,(3)貧困的成因
3、應用:消極貧困的根本途徑
(五)中國社會救助體系的分類,中國社會救助體系框架,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與管理,社會救助管理(次重點)
1、識記:(1)社會救助基金的使用原則
2、理解:(1)社會救助體系的分類,(2)我國社會救助體系的主要內容,(3)自然災害救助的管理;(4)貧困救助的管理
3、應用:分析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對象及其城市貧困人口增加的原因
?
第八章 ?社會福利與社會優撫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社會福利的概念及其主要內容,理解公益性福利與職工福利的內容與比較,掌握社會優撫制度的內涵,掌握我國社會優撫體系及其主要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社會福利。(重點)
1.識記:(1)公益性福利;(2)職工福利;(3)婦女和兒童福利;(4)老年人福利;(5)殘疾人福利;(6)住房福利。
2.理解:分析公益性福利與職工福利的內容與比較。
3.應用:分析住房福利的特征以及政府的住房政策調控。
(二)社會優撫。(次重點)
1.識記:社會優撫制度的內涵和體系。
2.理解:(1)社會撫恤制度和優待制度;(2)退役及離退休安置制度;
?
第九章 ?農村社會保障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農村的社會經濟特征,了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問題與完善,了解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主體框架與完善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熟人社會,人口分散,土地的天然保障,合作組織的興起(一般)
1、識記:識記農村的社會經濟特征
(二)農村養老保障非正式制度安排及其困境,農村正式制度安排及缺陷(重點)
1、識記:(1)非正式制度安排與正式制度安排
2、理解:(1)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困境與正式制度安排的缺陷
(三)舊農合,新農合(次重點)
1、識記:(1)新農合基本做法,(2)新農合存在的突出問題
2、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四)農村低保制度,農村五保制度,農村災害救助,農村醫療救助(重點)
1、識記:農村社會救助的內容
2、理解:農村社會救助的各個內容的缺陷。
?
第十章 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靈活就業的概念和我國的現狀;理解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癥結;掌握規避逆向選擇的手段。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靈活就業的概念與歷史,我國靈活就業的現狀。(一般)
1、識記:(1)識記靈活就業的概念,(2)靈活就業人員主要有類型
2、理解:理解靈活就業的現狀
(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中的規避逆向選擇的手段,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的載體。(次重要)
1、識記:(1)靈活就業人員逆向選擇問題嚴重性衡量指標,(2)規避逆向選擇的手段
2、理解: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的載體
?
第十一章 ?企業年金制度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企業年金與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掌握企業年金的制度結構,了解我國企業年金的運行框架與建立企業年金的方案。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企業年金與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世界范圍內企業年金的發展概況;我國企業年金的發展沿革(一般)
1.識記:(1)企業年金的概念;(2)我國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的構成;
2、理解:(1)世界范圍內企業年金的發展概況;(2)我國企業年金的發展沿革
(二)企業年金發起,企業年金的支付結構,企業年金的財務機制,企業年金的覆蓋面和保障對象,企業年金的享有權及其可轉移性,企業年金稅收政策及其特點,企業年金的投資營運(重點)
1、識記:(1)企業年金發起,(2)企業年金的財務機制,(3)企業年金的覆蓋面和保障對象,(4)企業年金的投資營運
2.理解:(1)企業年金的覆蓋面、享有權及其可轉移性;(2)企業年金的支付結構;(3)企業年金稅收政策及其特點,
(三)信托型企業年金制度,理事會受托模型與法人受托模式(次重點)
1.識記:(1)信托型企業年金制度的四方主體;(2)信托型企業年金制度的兩層關系;(3)信托型企業年金制度的托管人獨立機制。
2、理解:理事會受托模型與法人受托模式
(四)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基本條件,企業年金方案的設計(重點)
1、識記: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基本條件
2、理解:企業年金方案的設計
?
第十二章 ?社會保障基金運行與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繳費制與非繳費制,個人分擔社會保障費用的經濟效應,理解現收現付制、完全積累制和部分積累制的運行機理與適應性的分析和比較,掌握不同社會保障基金的財務機制及其代際贍養關系,掌握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與反欺詐,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模式分類與特點,針對社會基金經辦機構的監督,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內控機制
?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社會保障稅,繳費制和非繳費制,個人分擔社會保障費用的經濟效應(重點)
1、識記:(1)社會保障基金與稅收關系,(2)社會保障基金籌資的征繳體制,(3)繳費制的概念;(4)非繳費制的概念
2、理解:?繳費主體與“三方性”原則
3、應用:分析個人分擔社會保險費用的經濟效應。
(二)現收現付制,完全積累制,部分積累制,不同社會保障基金財務機制中的代際贍養關系(重點)
1、理解:(1)現收現付制的運行機理與特征;(2)完全積累制的運行機理與特征;(3)部分積累制的運行機理與特征;(4)不同社會保障基金財務機制中的代際贍養關系與相關理論。
(三)不同財務機制與個人儲蓄,不同財務機制與公共儲蓄(一般)
1、識記:(1)現收現付制對個人儲蓄的影響效應,(2)判斷完全積累制對促進經濟的條件,(3)財富效應的概念,
2、理解:不同財務機制對總儲蓄影響的關鍵因素
(四)影響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主要因素,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和禁止的規定(重點)
1、識記: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和禁止的規定
2、理解:影響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主要因素
(五)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與反欺詐,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模式分類與特點,針對社會基金經辦機構的監督,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內控機制(重點)
1、識記:(1)社會保障基金欺詐行為的內涵,(2)美國勞動部反欺詐的五項原則,(3)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模式分類與特點,(4)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內控機制。
2、理解:(1)對社會保障基金經辦過程監督,(2)對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過程的監督
?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
一、考核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考綱在“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部分,按“識記”、“理解”、“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規定應達到的要求。各能力層次為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的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要求。
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系學過的多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
二、關于自學教材
本課程指定自學教材:《社會保障學》(第二版),趙曼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4。
?
三、自學方法指導
1、在開始學習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章的考核知識點及對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和考核目標,以便在學習時做到心中有數。
2、學習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對基本理論必須徹底清晰,對基本方法必須牢固掌握。
3、在自學過程中,既要思考問題,也要做好閱讀筆記,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這可從中加深對問題的認知、理解和記憶,以利于突出重點,并涵蓋整個內容,可以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4、完成書后的作業和適當的輔導練習是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做練習之前,應該認真閱讀教材,按照考核目標所要求的不同層次,掌握教材內容。在練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回顧與發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題時應注意培養邏輯性,針對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層次和步驟分明的論述或推導,明確各層次和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
?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深刻理解并掌握對各知識點的考核能力層次要求。
3、輔導時,應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宜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要積極啟發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考生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解決問題。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會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8、助學學時:本課程共5學分,建議總課時90學時,其中助學課分配如下:
章次 | 內容 | 學時 |
第一章 | 社會保障的制度結構 | 10 |
第二章 |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 10 |
第三章 | 就業與失業保險 | 6 |
第四章 | 工傷保險 | 8 |
第五章 | 醫療保險 | 8 |
第六章 | 養老保險 | 10 |
第七章 | 社會救助 | 8 |
第八章 | 社會福利與社會優撫 | 8 |
第九章 | 農村社會保障 | 6 |
第十章 | 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 | 2 |
第十一章 | 企業年金制度 | 6 |
第十二章 | 社會保障基金運行與管理 | 8 |
合計 | 90 |
?
五、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內容和考核目標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
2、試卷中對不同層次能力的試題比例大致是:“識記”為15%、“理解”為30%、“簡單應用”為35%、綜合應用占20%。
3、試題難易程度應合理:易、較易、較難、難比例為2:3:3:2。
4、每份試卷中,各類考核點所占比例為:重點占65%,次重點占25%,一般占10%。
5、試題類型一般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6、考試采用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50分鐘,采用百分制評分,60分合格。
?
?
六、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將其選出并把它的標號寫在題目后括號內)
1.社會保障制度的第一責任主體是( ?????)。
A、國家或政府 ????B、企業 ???C、個人
2.( ?????)是一種當公民難以維持最低生活需求時,由國家和社會按照法定的程序與標準向其提供保證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質援助的社會保障制度。
A.社會保險 ???????????B.社會福利
C.社會救助 ???????????D.社會優撫
二、多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有二至五個是正確的,將其全部選出并把它們的標號寫在題目后括號內。錯選或漏選均不給分)
1.以基金收支平衡的方式分類,社會保障基金的財務機制可以分為( ????)。
A.現收現付制 ????????????????B.完全積累制
C.部分積累制 ????????????????D.繳費制
E.非繳費制
2.國家法定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應該具備的條件有( ?????)。
A.由國家建立并實施。
B.享受對象必須是因年老而喪失勞動能力的勞動者。
C.在老年風險發生之前,社會保險機構預先儲存一部分用于支付退休金的基金。
D.對老年人提供穩定的基本生活保障。
E.待遇遵循機會均等原則,而不受其職業、性別和繳費多少的影響。
三、填空題(將正確答案填入空內)
1.社會保障制度的四個項目構成是: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2.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難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是( ???????)。
四、名詞解釋
1.社會保險
2.現收現付制
五、簡答題
1.簡述社會醫療保險的特點。
2.簡述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政策目標。
六、論述題
1.試述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類同點與區別。
2.試述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的深化改革與做實個人賬戶的關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新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