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00144企業管理概論自學考試大綱
第一編 企業及其管理總論
第一章 對企業的基本認識
考核要求
(一) 企業的概念與類型
1.識記:企業的概念及其要點。
2.領會:企業類型的各種劃分。
(二) 現代工業企業的主要特征
1.識記:現代工業企業的主要特征。
2.領會:企業二重性。
(三) 企業組織形式的概念與類型
1.識記:企業組織形式的概念。
2.領會:企業組織形式的類型。
(四) 我國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造
1.識記:現代企業制度的含義。
2.領會:(1)國有企業改革的必要性;(2)國有企業改組為公司制的幾種形式。
(五) 企業集團
1.識記:企業集團的含義。
2.領會:(1)我國發展企業集團的意義;(2)企業集團的種類;(3)企業集團的特征。
(六) 我國國有企業經營方式的改革
1.識記:(1)經營方式的概念;(2)我國國有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含義。
2.領會:(1)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理論;(2)國有企業實行兩權分離的經營方式和種類。
第二章 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與一般方法
考核要求
(一) 企業管理的產生與二重性
1.識記:(1)企業管理產生的原因;(2)企業管理二重性的含義。
2.領會:企業管理二重性產生的原因。
3.簡單應用:學習企業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義。
(二) 企業管理的職能、任務和內容
1.識記:企業管理的職能。
2.領會:(1)企業管理的任務;(2)企業管理的內容。
(三) 企業管理的方法
1.識記:(1)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主要觀點;(2)企業管理一般方法的種類。
2.領會: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等方法各自的長處與局限性。
(四) 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
1.識記:(1)企業管理理論發展的四大趨勢;(2)企業管理前沿的主要理論。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2.領會:(1)企業管理關于人性假設理論的發展過程;(2)整體化的含義;(3)戰略化的含義。
第二編 企業組織、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
第三章 企業組織結構與設計
考核要求
(一) 公司制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
1.識記:法人治理結構的含義。
2.領會:(1)股東大會、董事會、高層經理班子、監事會等機構的性質;(2)股東大會與董事會相互之間的關系;(3)董事會與高層經理班子之間的關系;(4)監事會與董事會、高層經理班子之間的關系。
3應用:闡述對企業經營管理者應建立什么樣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二) 企業組織設計與組織結構的基本形式
1.識記:(1)組織結構;(2)直線職能結構;(3)事業部結構;(4)矩陣結構;(5)網絡組織;(6)學習型組織。
2.領會:(1)各種基本的組織結構的特點,優缺點和適用條件;(2)各種新型組織結構的特點和建立的條件。
(三) 企業組織的變革
1.識記:(1)組織扁平化;(2)企業流程再造;(3)組織柔性化。
2.領會:(1)組織變革的動因;(2)組織變革的方向;(3)企業流程再造提出的背景。
3.應用:根據一個企業的實踐,闡述如何實施企業流程再造。
第四章 企業文化建設
考核要求
(一) 企業文化及其特點與功能
1.識記:(1)企業文化;(2)企業精神;(3)經營管理風格。
2.領會:(1)企業文化提出的背景;(2)企業文化的結構;(3)企業文化的內容;(4)企業文化的功能;(5)企業文化的特點。
(二) 企業文化的形成機制與建設
1.識記:企業文化形成的微觀機制。
2.領會:(1)企業文化形成機制的主要環節;(2)社會主義企業文化建設應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三) 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
1.識記:(1)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點;(2)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區別。
2.領會:(1)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性和特殊性;(2)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
3.應用:聯系成功企業經驗,闡述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第五章 人力資源管理
考核要求
(一) 人力資源管理及其內容與特點
1.識記:(1)人力資源;(2)人力資源管理。
2.領會:(1)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2)人力資源管理對人事管理的發展與突破;(3)人力資源管理與人事管理的區別;(4)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與程序;(5)人力資源信息化。
(二) 人員招聘與使用
1.識記:(1)人員招聘計劃;(2)人員招聘途徑;(3)雙渠道晉升。
2.領會:(1)人員招聘的方式;(2)人員使用的原則;(3)職務安置與職務調整;(4)職務擴大化和職務轉換。
(三) 人員培訓
1.識記:(1)培訓的類型;一般性培訓;(2)專業性培訓。
2.領會:(1)培訓的意義;(2)企業人員培訓的形式;(3)人員培訓的組織工作;(4)企業人員開發的目標。
(四) 企業工資分配制度
1.識記:(1)工資;(2)按勞分配;(3)結構工資制;(4)浮動工資制。
2.領會:(1)工資分配制度的原則;(2)企業建立工資分配制度的要求;(3)工資制度的類型及其內容;(4)獎金制度;(5)工資形式及其適用條件;(6)企業福利制度的改革;(7)勞動保險制度及其改革方向。
3.應用:聯系一個成功企業的實際,闡述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
第三編 企業戰略管理
第六章 企業戰略管理概述
考核要求
(一) 企業經營戰略的產生、特點及其重要性
1.識記:(1)戰略;(2)經營戰略。
2.領會:(1)企業經營戰略提出的背景及其環境特點;(2)企業經營戰略的特點和實質;(3)企業經營戰略決策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二) 企業經營戰略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1.識記:(1)安索夫的產品與市場組合理論;(2)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3)德魯克的企業使命和戰略目標理論;(4)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的“核心能力”理論。
(三) 企業經營戰略的層次體系和內容體系
1.識記:(1)企業總體戰略;(2)企業經營單位戰略;(3)職能戰略。
2.領會:(1)企業總體戰略類型;(2)企業經營單位戰略類型;(3)企業職能戰略類型;(4)企業經營戰略方案的內容體系。
(四) 企業戰略管理過程
1.識記:(1)企業戰略管理;(2)戰略實施;(3)戰略控制。
2.領會:(1)企業戰略管理的特點;(2)制定經營戰略應遵循的程序;(3)戰略實施中應遵循的原則;(4)戰略控制的方式選擇;(5)戰略型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6)組建戰略領導班子需遵循的原則。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第七章 企業戰略環境調研
考核要求
(一) 企業外部環境調研
1.識記:(1)外部環境調研的一般內容;(2)外部環境調研的重點內容。
2.領會:(1)企業外部環境調研的必要性;(2)市場需求分析;(3)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二) 企業內部環境調研
1.識記:(1)企業內部環境的含義;(2)企業內部環境調研的內容。
2.領會:(1)企業內部環境調研的目的;(2)企業經營實力分析的內容。
(三) 戰略環境綜合分析
1.識記:戰略環境綜合分析。
2.領會:(1)戰略環境綜合分析的目的;(2)戰略環境綜合分析的主要內容。
3.應用:(1)企業內、外環境對照分析法;(2)波士頓矩陣分析法;(3)麥肯錫矩陣分析法。
第八章 企業經營戰略決策
考核要求
(一) 企業使命與戰略目標決策
1.識記:(1)企業使命;(2)戰略目標。
2.領會:(1)企業使命的內容及其決策;(2)戰略目標的內容及其決策。
3.應用:聯系成功企業實踐,論述企業使命決策。
(二) 企業總體戰略決策
1.識記:總體戰略的概念。
2.領會:(1)企業總體戰略的分類;(2)企業總體戰略決策考慮的因素。
3.應用:聯系某一企業成功實踐,論述企業總體戰略決策。
(三) 企業經營單位戰略決策
1.識記:經營單位戰略。
2.領會:(1)經營單位戰略的特點;(2)經營單位戰略類型。
3.應用:聯系某一企業成功實踐,論述經營單位戰略決策。
(四) 企業職能戰略決策
1.識記:職能戰略。
2.領會:(1)職能戰略的特點;(2)職能戰略的類型。
3.應用:(1)聯系某一企業成功實踐,論述市場戰略決策;(2)聯系某一企業成功實踐,論述產品戰略決策;(3)聯系某一企業成功實踐,論述產品質量戰略決策。
(五) 戰略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
1.識記:(1)戰略決策科學化;(2)戰略決策民主化。
2.領會:(1)戰略決策科學化的標志;(2)戰略決策民主化的標志。
3.應用:(1)聯系某一企業成功實踐,論述戰略的決策科學化原則;(2)聯系某一企業失敗教訓,論述戰略的決策民主化原則。
第四編 企業專業管理
第九章 企業技術開發與價值工程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考核要求
(一) 企業技術開發及其管理
1.識記:(1)技術開發的對象;(2)獨創型技術開發。
2.領會:(1)技術開發對象選擇的重點;(2)獨創型技術開發的特點;(3)引進型技術開發的幾種方式;(4)綜合與延伸型技術開發的含義和特點;(5)總結提高型技術開發的含義與作用;
(6)企業進行技術開發應具備的條件。
(二) 技術評價與技術成果推廣應用
1.識記:(1)技術評價;(2)綜合評價法。
2.領會:(1)技術評價應遵循的原則;(2)技術評價的內容;(3)技術評價的方法;(4)技術開發成果的特點和推廣應用應具有的條件。
(三) 價值工程的特點與方法
1.識記:(1)價值工程中價值的含義;(2)產品功能的含義;(3)產品成本的含義;(4)價值工程的含義。
2.領會:(1)價值工程的特點;(2)價值工程的基本程序;(3)價值工程的目的。
3.應用:聯系企業成功實踐,論述開展價值工程提高價值的途徑。
第十章 生產管理
考核要求
(一) 生產組織工作
1.識記:(1)生產過程組織;(2)工藝專業化;(3)流水線生產。
2.領會:(1)生產過程的組成;(2)生產過程合理組織的基本要求;(3)對象專業化的特點;(4)柔性生產方式。
(二) 勞動組織與勞動定額管理
1.識記:(1)勞動定員;(2)作業組;(3)勞動定額。
2.領會:(1)勞動定員的作用;(2)工作地組織的作用;(3)勞動定額的作用;(4)制定勞動定額的要求。
(三) 生產計劃與生產作業控制
1.識記:(1)綜合生產計劃;(2)生產作業控制。
2.領會:(1)生產計劃的構成;(2)生產作業計劃工作的主要內容;(3)生產作業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庫存控制與供應鏈管理
1.識記:(1)庫存;(2)供應鏈。
2.領會:(1)庫存控制的任務;(2)庫存控制的基本方法;(3)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內容。
(五) 設備綜合管理
1.識記:設備綜合管理。
2.領會:(1)設備綜合管理的主要特點;(2)設備選購應全面考慮的因素;(3)設備使用的方針。
(六) 生產運作管理的新方式
1.識記:(1)物料需求計劃(MRP);(2)適時生產方式(JIT);(3)企業資源計劃(ERP)。
2.領會:(1)應用MRP的優點;(2)適時生產方式(JIT)所追求的目標;(3)ERP這種新型生產方式的核心思想。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第十一章 全面質量管理與質量管理體系
考核要求
(一) 產品質量與全面質量管理
1.識記:(1)產品質量;(2)工作質量;(3)全面質量管理;(4)質量職能。
2.領會:(1)產品質量五個特性的含義;(2)工作質量的含義和內容;(3)產品質量與工作質量的關系;(4)質量管理的三個發展階段和各個階段的特征。
3.應用:結合企業成功實踐,闡述全面質量管理的五個特點。
(二) 質量管理體系
1.識記:(1)質量管理體系;(2)管理循環(PDCA循環)。
2.領會:(1)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2)質量管理體系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3)質量活動的四大過程的有關工作。
3.應用:質量管理的建立與運行,應抓的主要工作。
(三) 質量管理原則與質量標準
1.識記:(1)質量標準;(2)國家標準;(3)國際標準(ISO)。
2.領會:(1)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產生的背景;(2)ISO9000系列標準的推廣和應用;(3)我國對ISO9000系列標準的采用。
(四) 質量體系認證
1.識記:(1)質量體系認證;(2)質量保證。
2.領會:(1)質量體系認證的作用;(2)質量體系認證的程序。
第十二章 市場營銷與市場開拓
考核要求
(一) 市場營銷工作的性質與內容
1.識記:(1)市場營銷;(2)客戶關系管理。
2.領會:(1)市場營銷工作的性質;(2)市場營銷工作的地位;(3)市場營銷工作的作用;(4)客戶關系管理工作的內容。
(二) 市場營銷觀念
1.識記:(1)市場營銷觀;(2)社會營銷觀。
2.領會:(1)市場營銷觀的作用;(2)傳統市場營銷觀的特點;(3)現代營銷觀的特點。
3.應用:聯系企業成功實踐,闡述現代營銷觀念在企業中的新發展。
(三) 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選擇
1.識記:(1)市場細分;(2)目標市場。
2.領會:(1)市場細分的標志;(2)市場細分的要求;(3)目標市場應具備的條件;(4)選擇目標市場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3.應用:聯系某個企業實際,闡述目標市場選擇的成功經驗。
(四) 市場開拓及其新謀略
1.識記:(1)產品市場定位;(2)直復營銷;(3)品牌營銷;(4)顧客滿意營銷;(5)關系營銷;(6)文化營銷;(7)綠色營銷;(8)整合營銷;(9)網絡營銷。
2.領會:(1)可供選擇的三種產品市場定位策略;(2)進入市場的空間策略;(3)進入市場的時間策略;(4)進入市場的傳統方法策略;(5)進入市場的新謀略。
3.應用:(1)聯系某個企業市場開拓實踐,論述運用產品市場定位策略的成功經驗;(2)聯系某一企業的實際,闡述其運用綠色營銷新謀略開拓市場的成功經驗。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第十三章 市場營銷戰略
考核要求
(一) 市場營銷組合戰略
1.識記:(1)市場營銷組合;(2)產品開道戰略;(3)價格引路戰略;(4)渠道開通戰略;(5)促銷開路戰略。
2.領會:(1)市場營銷組合的要求;(2)市場營銷組合的四種戰略方案;(3)市場營銷組合戰略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3.應用:聯系成功企業的實踐,論述市場營銷組合戰略的決策。
(二) 品牌戰略與名牌戰略
1.識記:(1)品牌;(2)品牌戰略;(3)名牌;(4)名牌戰略。
2.領會:(1)名牌效應;(2)品牌與名牌之間的關系;(3)品牌戰略與名牌戰略的關系;(4)各種名牌戰略類型;(5)實施名牌戰略應重視的主要工作。
3.應用:聯系成功企業創牌的實踐,論述名牌戰略的選擇。
(三) 國際市場營銷戰略
1.識記:(1)國際市場營銷;(2)國際市場營銷戰略。
2.領會:(1)國際市場營銷的特點;(2)企業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的動因;(3)可供選擇的各種國際市場營銷戰略類型;(4)實施國際市場營銷應考慮的因素。
3.應用:聯系“走出去”的企業實踐,論述國際市場營銷戰略的成功決策。
第十四章 企業財務管理
考核要求
(一) 企業籌資及其管理
1.識記:(1)籌資;(2)內涵型籌資渠道;(3)外延型籌資渠道;(4)間接融資;(5)直接融資。
2.領會:(1)企業籌資的必要性;(2)企業籌資的要求。
3.應用:聯系某一企業實際,闡述企業對籌資渠道的選擇。
(二) 企業投資及其管理
1.識記:(1)企業投資;(2)建設性投資;(3)更新性投資;(4)追加性投資;(5)移向性投資;(6)現金凈流量現值。
2.領會:(1)正確投資的作用;(2)投資方向的三種選擇;(3)技術改造項目的五種投資選擇;
(4)投資的可行性研究。
(三) 企業資產管理與資本經營
1.識記:(1)流動資產;(2)固定資產;(3)無形資產;(4)遞延資產;(5)資本經營。
2.領會:(1)流動資產的特點及其管理要求;(2)固定資產的特點及其管理要求;(3)企業開展資本經營的重要性。
3.應用:分析一個成功企業,論述開展資本經營的正確途徑。
(四) 企業財務分析
1.識記:(1)財務分析;(2)資產負債表;(3)資產負債率;(4)流動比率;(5)速動比率。
2.領會:(1)財務分析的作用與要求;(2)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內容與作用;(3)損益表的主要內容與作用;(4)現金流量表的主要內容與作用;(5)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和主要內容。
自考企業管理概論必備利器!
第十五章 成本與費用管理
考核要求
(一) 成本與費用管理的作用、內容和分類
1.識記:(1)成本;(2)費用;(3)成本與費用管理。
2.領會:(1)計入成本與費用的各項內容;(2)生產經營費用按經濟用途進行的分類及其目的;
(3)生產經營費用按其與產量的關系進行分類及其目的。
3.應用:聯系企業實際,論述降低成本與費用的主要途徑。
(二) 成本與費用管理的基本要求
1.識記:成本與費用管理責任制。
2.領會:(1)成本與費用管理的六點基本要求;(2)成本與費用的全過程管理;(3)成本與費用的全員管理。
(三) 成本與費用的預測和計劃
1.識記:(1)產量成本預測法;(2)成本回歸分析法;(3)因素分析預測法。
2.領會:(1)成本與費用預測的作用;(2)成本計劃的作用;(3)成本計劃的內容;(4)編制成本計劃的要求。
(四) 成本與費用的控制
1.識記:(1)成本與費用的控制;(2)標準成本。
2.領會:(1)成本與費用控制的作用;(2)成本和費用控制的步驟;(3)產品成本控制應抓好的主要工作。
第五編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
第十六章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
考核要求
(一)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作用與要求
1.識記:企業管理基礎工作。
2.領會:(1)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與作用;(2)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要求;(3)與企業信息化關系密切的管理基礎工作。
(二)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1.識記:(1)標準化,標準化工作;(2)定額,定額工作;(3)計量,計量工作;(4)信息工作;
(5)規章制度。
2.領會:(1)標準化工作的意義;(2)工作標準化及其具體表現形式;(3)企業標準的新趨勢;
(4)加強定額工作的要求;(5)計量工作的要求;(6)信息工作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7)建立和健全規章制度工作的意義。
(三)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新興領域的探索
1.識記:(1)知識管理;(2)流程管理。
2.領會:(1)知識管理職能;(2)知識管理原則;(3)流程管理的原則;(4)流程管理的目的;(5)流程管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