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
一、單項選擇題
1.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涉及面較廣,工作量較大,而且要求持之以恒,需要依靠廣大職工去落實,這體現的基礎工作的特點是() A. 科學性 B. 群眾性 C. 先行性 D. 依賴性
2.根據標準適用領域和有效范圍的不同,標準不包括() A. 國際標準 B. 國家標準 C. 部頒標準 D. 企業標準
3.企業推行標準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 獲取全面的、最佳的經濟效果 B. 提高勞動生產率 C. 提高產品質量 D. 獲取更多的客戶
4.下列不屬于工作標準化的具體方式的是() A. 工作投入標準化 B. 工作過程標準化 C. 工作成果標準化 D. 工作技能標準化
5.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標準的本質意義是() A. 技術 B. 權力 C. 手段 D. 工具
6.標準的運用針對的是() A. 產品 B. 用戶 C. 內部人員
D. 競爭對手和協作廠商
7.信息工作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A. 測試工作
B. 原始記錄和統計工作
C. 科技經濟情報工作
D. 數據管理和資料儲存工作
8.在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中,基礎是() A. 財務制度 B. 工作制度 C. 崗位責任制度 D. 職工民主管理制度
9.載荷信息按一定規則排列的物理符號,它可以是數字、文字、圖形、圖像、標記,也可以是聲音,這是指() A. 信號 B. 數據 C. 信息 D. 知識
10.將員工頭腦的隱含知識轉化為可供共享的公司知識庫中的知識,這一知識管理職能被稱為() A. 外化 B. 內化 C. 中介 D. 認識
11.在知識管理的原則中,處于最高層次的是() A. 積累原則 B. 共享原則 C. 交流原則 D. 公開原則
12.流程管理的最終目標是() A.流程簡單化 B.產品最優 C.成本最低
D.滿足顧客的需要 二、多項選擇題
1.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是() A.依賴性 B.科學性 C.群眾性 D.先行性 E.廣泛性
2.與企業信息化密切相關的管理基礎工作包括() A. 基礎數據管理
B. 基本業務流程設計 C. 內部控制設計 D. 人的行為規范 E. 外部環境變化
3.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 A. 標準化工作 B. 定額工作 C. 計量工作 D. 計劃工作 E. 信息工作
4.我國的標準分為() A. 國家標準 B. 部頒標準 C. 企業標準 D. 專業標準 E. 企業內控標準
5.企業標準化呈現出的新趨勢有() A. 標準化領域不斷增加 B. 標準不斷升級
C. 國際競爭的標準障礙 D. 搶占制定標準的制高點 E. 用動態標準引導企業
6.定額的種類主要有() A. 人員定額 B. 勞動定額 C. 物資消耗定額 D. 儲備定額 E. 流動資金定額
7.計量工作的要求有() A. 計量器具一定要準確可靠 B. 執行計量器具的嚴格檢定 C. 計量器具的及時修理或報廢 D. 計量工作必須認真
E. 不必設置計量管理人員或機構
8.知識的特點有() A. 智能相關性 B. 共享性 C. 可理解性
D. 收益遞增性 E. 永恒變化性
9.一般來說,顯性知識包括() A. 技能知識 B. 外在知識 C. 事實知識 D. 原理知識 E. 人力知識 三、名詞解釋。 1.企業管理基礎工作 2.標準化工作 3.定額 4.信息工作 5.知識管理 6.流程管理 四、簡答題
1.簡述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重要作用。
2.簡述做好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要求。
3.簡述搞好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4.加強企業定額工作的要求有哪些?
5.簡述知識管理的原則。 五、論述題。
1.試述企業信息工作的重要意義。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3。基礎工作涉及面較廣,工作量較大,而且要求持之以恒,需要依靠廣大職工去落實,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6。根據標準適用領域和有效范圍的不同,標準一般劃分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三級。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6。企業推行標準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全面的、最佳的經濟效果。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8。工作標準化屬于管理標準范疇,它的具體方式可分為三種情況:工作過程標準化、工作成果標準化、工作技能標準化。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9。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標準的本質意義不是技術,而是權力。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9。標準的運用不是針對產品和用戶的,而是針對競爭對手和協作廠商的。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01。選項A屬于計量工作。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07。在這些規章制度當中,崗位責任制是基礎。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09表16-1。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1。外化,即將員工頭腦的隱含知識轉化為可供共享的公司知識庫中的知識。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2。知識交流是使知識體現其價值的關鍵環節,它在知識管理的三個原則中處于最高層次。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3。流程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滿足顧客的需要。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3。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有科學性、群眾性、先行性。 2.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4。與企業信息化密切相關的管理基礎工作包括基礎數據管理、基本業務流程設計、內部控制設計和人的行為規范四個方面。 3.
【正確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6。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標準化工作,定額工作,計量工作,信息傳遞、數據處理、資料儲存等信息工作,建立以責任制為基礎的規章制度和員工技術業務培訓工作等。
4.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6。我國的標準分為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專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三級。某些企業還制定有企業內控標準。 5.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8。企業標準化呈現出的新趨勢有標準化領域不斷增加、標準不斷升級、國際競爭的標準障礙、搶占制定標準的制高點、用動態標準引導企業。 6.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9。定額的種類,主要有勞動定額、物資消耗定額、儲備定額、流動資金定額等。 7.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00。選項E錯誤,應該是“應設置計量管理人員或機構,負責組織全廠基準傳遞、計量器具檢定與維修以及開展各項計量工作”。 8.
【正確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0表16-1。選項C是信息的特點。 9.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0。事實知識和原理知識是可以表述出來的知識,是顯性知識;而技能知識和人力知識是難以用文字明確表述的,就是隱性知識。 三、名詞解釋。 (1).
【正確答案】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管理職能,提供資料依據、共同準則、基本手段和前提條件等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3 (2).
【正確答案】 對于企業來說,標準化工作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的制定、執行和管理。技術標準是對生產對象、生產條件、生產方法以及包裝、儲運等方面所規定的標準。管理標準是關于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職責、程序、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的規定。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6 (3).
【正確答案】 定額是企業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為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經營資源,所規定的消耗標準與占用標準。定額是編制計劃的依據,是科學地組織生產的手段,也是進行經濟核算、厲行節約、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工具。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9 (4).
【正確答案】 在企業管理基礎工作中,一般把包括原始記錄、統計分析、技術經濟情報、科技檔案工作以及數據和資料的收集、處理、傳遞、儲存等管理工作,統稱為信息工作。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01 (5).
【正確答案】 知識管理是以增強組織競爭能力為目標的生產、加工、傳播和利用知識(資源)的過程。知識的共享性、收益遞增性和永恒變化性是實施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知識共享和提高企業競爭力。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1 (6).
【正確答案】 流程管理是系統地識別、理解和管理企業的業務流程,追求組織整體績效改善的管理活動。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2 四、簡答題 1.
【正確答案】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經濟效益的好壞。基礎工作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工作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的依據。
(2)基礎工作是建立正常的生產秩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 (3)基礎工作是推行經濟責任制,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依據。
(4)基礎工作是搞好經濟活動分析,促進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證。 (5)基礎工作是企業全面實施信息化的基本前提條件。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4 2.
【正確答案】 做好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要求有:
(1)必須提高對基礎工作的認識,并不斷克服小生產習慣勢力的影響。
(2)必須圍繞提高經濟效益這個中心,根據提高生產經營活動的水平,推進各項專業管理的要求,不斷地加強管理的基礎工作。
(3)必須加強員工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技術業務培訓。因為再好的制度和方法,也要通過人來執行。 (4)必須與信息化建設工作密切結合起來。適應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和技術條件的發展變化,在企業管理活動中運用網絡化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5)必須有長遠、系統的打算,扎扎實實地抓好基礎工作,講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奏效。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5 3.
【正確答案】 搞好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1)標準化是合理組織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科學依據。 (2)標準化是組織專業化生產的可靠技術基礎。
(3)標準化能從技術上保障產品高質量、低消耗、高速度、低成本,從而使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4)標準化是改造陳舊設備、合理發展品種、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有效手段。
(5)標準化是企業生產經營與管理同國際標準接軌,從而適應經濟全球化、實施“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戰略的重要途徑。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6 4.
【正確答案】 加強定額工作的要求是:
(1)應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先進的定額體系,并認真地貫徹實施。
(2)企業制定的各種定額,必須有充分的技術和經濟依據,既要先進,又要合理,符合大多數工人經過一定努力即可以達到的水平。
(3)企業制定定額時,應采用科學方法。
(4)當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發生了變化,生產組織和勞動組織得到改進,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有了提高,原有定額就需要及時修訂。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399 5.
【正確答案】 知識管理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積累原則。知識積累是實施知識的管理基礎。
(2)共享原則。知識共享,是指一個組織內部的信息和知識要盡可能公開,使每一個員工都能接觸和使用公司的知識和信息。
(3)交流原則。知識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有利于交流的組織結構和文化氛圍,使員工之間的交流毫無障礙。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11 五、論述題。 (1).
【正確答案】 企業信息工作的重要意義是:
(1)信息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征,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信息化的普及和提高;二是企業外部信息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可以說,現代企業管理的本質,就是通過對所有有關信息的選擇、判斷和處理,做出最優決策,完成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方面,它充分地處理企業外部的信息,如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動、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另一方面,必須妥善地處理企業內部的信息,如資金、勞動力的配置、原料的提供等。只有在對企業內外部信息作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才能找到最佳的匹配方式,才能使企業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因此可以說,企業信息化的程度,決定了它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高低。
(2)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我國企業信息工作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近十幾年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企業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必須重視信息工作,投入資金與人力,逐步建立起綜合的管理信息系統。首先,企業要轉變傳統觀念,增強全體員工的信息意識,積極開展信息情報活動。其次,重視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第三,建立強有力的高科技、高效率、高保密的企業信息系統。第四,現代企業信息管理系統還應國際化。最后,加強自律,強化保密意識。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