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企業戰略管理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1.經營戰略規定的是企業總體的長遠的目標、發展方向、經營重點、前進道路,以及基本的行動方針、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驟,這反映了經營戰略特征中的() A.全局性 B.長遠性 C.競合性 D.綱領性
2.企業管理周期的中心環節是() A.戰略制定的準備工作
B.戰略方案的擬訂、評價和選擇工作 C.戰略規劃工作
D.戰略的實施和控制工作
3.《戰略與結構》的作者是() A.安索夫 B.安德魯斯 C.錢德勒 D.申德爾
4.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 波特提出三種基本的競爭戰略,其中的兩種是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另一種是()
A.目標集聚戰略 B.穩定型戰略 C.緊縮型戰略 D.進攻型戰略
5.主張“雙贏”、“多贏”經營戰略的理論是() A.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 B.知識經營戰略理論 C.戰略同盟理論 D.戰略再造理論
6.由美國戰略管理專家普拉哈拉帕德和蓋瑞 哈默爾首先提出,后經福斯和哈默爾共同發展的經營戰略理論是()
A.戰略同盟理論 B.企業核心能力理論 C.戰略再造理論 D.知識經營戰略理論
7.德魯克認為,企業經營宗旨只有一個定義,這就是()
A.提高效率 B.創造利潤 C.開發新產品 D.創造顧客
8.評價和選擇經營戰略方案應當依據() A.戰略思想 B.戰略目標 C.戰略重點 D.戰略方針
9.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群眾起著統帥作用、靈魂作用和導向作用的是() A.戰略思想 B.戰略目標 C.戰略重點 D.戰略方針
10.那些對于實現戰略目標具有關鍵作用而又有發展優勢或自身需要加強的方面,這部分內容屬于經營戰略的()
A.戰略思想 B.戰略目標 C.戰略重點 D.戰略方針
11.實施企業經營戰略,應突出企業的優勢所在或抓住制約企業的薄弱環節、主要矛盾,即應遵循() A.任務合理的原則 B.組織協調的原則 C.突出重點的原則 D.機動靈活的原則
12.企業將經營戰略納入控制過程、采取控制措施并進行控制活動,這種控制方式屬于() A.直接控制 B.避免控制 C.事前控制 D.反饋控制
13.組建企業戰略領導班子,應圍繞首要領導者的能力狀況和戰略管理要求,選擇具有首要領導不具備的能力的人員進入領導班子,這一原則屬于() A.選擇首要領導的原則 B.首要領導組閣原則 C.能力匹配優化組合原則 D.合作、和諧原則
14.最早提出SWOT分析法的是()
A.安索夫 B.安德魯斯 C.錢德勒 D.德魯克
15.在經營戰略、資源配置、競爭優勢、協同作用四個部分中,美國管理學家霍弗和申德爾特別強調()要素的重要性。 A.經營戰略 B.資源配置 C.競爭優勢 D.協同作用
二、多項選擇題
1.縱觀國內外企業提出經營戰略問題,其共同的環境特點是() A.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B.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C.科學技術不斷進步 D.資源供應日益緊張
E.社會、政府、顧客對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限制越來越多
2.安索夫認為企業經營戰略的四個要素構成是() A.戰略目標
B.產品與市場領域 C.成長方向 D.競爭優勢 E.協同作用
3.戰略對策是指為實現戰略目標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它的特點有() A.階段性 B.針對性 C.靈活性 D.具體性 E.多重性
4.戰略控制的方式按階段不同可以劃分為() A.避免控制 B.事前控制 C.直接控制 D.過程控制 E.反饋控制
5.企業戰略家應具備的基本要素有() A.品德高尚,志向高遠 B.思維敏捷、知識淵博
C.心理健康、個性優異 D.足智多謀、能力超群 E.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6.企業經營戰略發展期的理論有() A.德魯克的企業使命和戰略目標理論 B.戰略同盟理論
C.霍弗和申德爾的企業資源配置理論 D.企業核心能力理論 E.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
7.選擇戰略控制方式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A.控制的可行性 B.控制環境 C.控制要求 D.控制量 E.控制成本
三、名詞解釋。 1.經營戰略 2.企業總體戰略 3.戰略方針 4.戰略控制 5.避免控制 四、簡答題
1.為什么說經營戰略決策工作十分重要?
2.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容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3.簡述經營戰略管理的概念和特點。
4.簡述企業經營戰略制定的過程。
5.經營戰略的實施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6.簡述組建企業戰略領導班子需要遵循的原則。 五、論述題。
1.試述邁克爾 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的主要內容。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49。經營戰略規定的是企業總體的長遠的目標、發展方向、經營重點、前進道路,以及基本的行動方針、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驟。這些原則性的規定,具有行動綱領的意義,尤其是經營戰略中的戰略目標更是全體職工的奮斗綱領。所以選D。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0。企業管理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即戰略制定的準備工作;戰略方案的擬訂、評價和選擇工作;戰略決策方案的具體化即戰略規劃工作;戰略的實施和控制工作。其中經營戰略決策即第二階段工作是中心環節。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2。錢德勒在他所著的《戰略與結構》一書中,提出了戰略平衡理論和戰略組織理論。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5。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 波特提出三種基本的競爭戰略,即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集聚戰略。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 156。戰略同盟理論主張企業之間應走向合作,結成聯盟,實施雙贏或多贏戰略。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6。企業核心能力理論是由美國戰略管理專家普拉哈拉帕德和蓋瑞 哈默爾首先提出,后經福斯和哈默爾共同發展。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3。德魯克認為,企業經營宗旨只有一個定義,這就是創造顧客。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9。戰略目標是經營戰略的實質性內容,是構成戰略的核心。正確的戰略目標是評價和選擇經營戰略方案的基本依據。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9。戰略思想是指指導經營戰略制定和實施的基本思想。戰略思想對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群眾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起著統帥作用、靈魂作用和導向作用。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9。戰略重點是指那些對于實現戰略目標具有關鍵作用而又有發展優勢或自身需要加強的方面。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2。一個合理的經營戰略方案應明確地規定戰略重點,以突出企業的主攻方向。這些重點一般是對企業發展的全局有決定性影響的方面,如企業的優勢所在,或制約全局的薄弱環節、主要矛盾等。抓住重點,有利于推動全局。所以要遵循突出重點的原則。 1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4。直接控制是指企業必須將經營戰略納入控制過程、采取控制措施并進行控制活動。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6。能力匹配優化組合的原則,即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能力應該互補,相互匹配。一般圍繞第一把手的能力狀況和戰略管理的要求,選擇具有第一把手不具備的能力的人員,進入領導班子,以其之長彌補第一把手之短,實現優化組合,形成領導班子集體能力的優勢。 1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2。安德魯斯最早提出SWOT分析法,即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分析法。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4。戰略由經營戰略、資源配置、競爭優勢、協同作用四部分構成。在戰略的這四個構成中,霍弗和申德爾特別強調了資源配置這一要素的重要性。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45-147 2.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1。企業經營戰略有四個要素構成:產品與市場領域、成長方向、競爭優勢和協同作用。 3.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0。戰略對策具有階段性、針對性、靈活性、具體性、多重性等特點。 4.
【正確答案】 B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4。戰略控制的方式按階段不同可以劃分為事前控制、過程控制和反饋控制。 5.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5 6.
【正確答案】 AC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3。選項BD屬于經營戰略深化期的理論。 7.
【正確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4。選擇控制方式,一要考慮控制的可行性。二要考慮控制要求、控制量和控制成本。
三、名詞解釋。
(1).
【正確答案】 經營戰略,是指企業面對激烈變化的環境,嚴峻挑戰的競爭,根據內外環境當前和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條件,為確定企業發展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途徑、措施、手段,謀求企業生存和不斷發展所作出的總體性、長遠性的謀劃和方略。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48 (2).
【正確答案】 企業總體戰略是指在對企業內外環境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市場需求、競爭狀況、資源供應、企業實力、國家政策、社會要求等主要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所確定的統帥和指導企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謀劃和方略。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8 (3).
【正確答案】 戰略方針是指企業為貫徹戰略思想和實現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所確定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指導規范和行動方略。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9 (4).
【正確答案】 戰略控制是指在戰略計劃實施過程中,為了保證按戰略計劃的要求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采用的不斷評審實際工作、將反饋回來的實際成效信息與計劃目標比較,及時發現偏差、采取糾正措施的活動。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3 (5).
【正確答案】 避免控制就是管理人員采取適當的手段,使不適當的行為沒有產生的機會,從而達到不需要進行控制的目的。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3 四、簡答題 1.
【正確答案】 企業經營戰略決策工作十分重要,必須高度重視,這是因為:
(1)企業經營戰略決策決定著企業最基本的經營行為。經營戰略明確了企業領導者和廣大職工的戰略指導思想和長遠的戰略目標,指明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道路,它是企業基本的選擇。
(2)企業經營戰略決策工作,是企業管理周期的中心環節。只有抓好這個關鍵環節,才能保證企業管理的其他環節的正常開展,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管理正常運轉。
(3)企業經營戰略決策方案是全體職工的行動綱領。戰略決策方案所規定的戰略目標是企業各管理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和全體職工的奮斗綱領。戰略目標規定得是否正確,能否實現,關系著企業的命運和全體職工的積極性。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49 2.
【正確答案】 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容體系包括的內容有:
(1)戰略思想。戰略思想是指指導經營戰略制定和實施的基本思想。它由一系列觀念或觀點構成,是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群眾對經營中發生的各種重大關系和重大問題的認識和態度的總和。
(2)戰略目標。戰略目標是指企業以戰略思想為指導,根據對主、客觀條件的分析,在戰略期內努力發展的總目的和應達到的總水平。 (3)戰略重點。戰略重點是指那些對于實現戰略目標具有關鍵作用而又有發展優勢或自身需要加強的方面。 (4)戰略方針。戰略方針是指企業為貫徹戰略思想和實現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所確定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指導規范和行動方略。
(5)戰略階段。戰略階段是指根據戰略目標的要求,在規定的戰略期內所劃分的若干階段,以便分期地去
實現總的戰略目標的要求。
(6)戰略對策。戰略對策是指為實現戰略目標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9 3.
【正確答案】 經營戰略管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概念,是指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的管理,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都要在經營戰略的指導下進行,貫徹戰略意圖,實現戰略目標。狹義的概念是指對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實施和控制過程所進行的管理。 戰略管理的特點有:
(1)全程性。即對戰略的制定過程和實施過程自始至終進行管理。
(2)未來性。戰略的制定是對企業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統籌謀劃,對未來實施戰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離戰略目標的情況,事先制定出各種對策,以防患于未然。
(3)管理環境的不確定性。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所面臨的不僅是企業內部環境,更主要的是企業外部環境,企業所不能控制的因素較多,尤其是企業未來的環境不可控不確定因素更多,所以增加了企業戰略管理的困難性和艱巨性。
(4)高層性。戰略管理主要是企業高層管理者所擔負的工作,制定戰略和指揮戰略的實施是高層管理者的主要任務。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0 4.
【正確答案】 經營戰略的制定過程,就是戰略可行方案的擬訂和選擇的過程。制定經營戰略,一般應遵循以下程序:
(1)形成戰略思想。形成戰略思想應從戰略思維開始,要求進行全方位的、多維的、開放性的思維,進行超前性的思維、創造性的思維;要求形成新的觀念、新的思路,以指導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2)進行環境調查。環境調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環境調查,了解企業各種素質情況和經營實力情況;二是企業外部環境調查,了解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行業環境和市場環境。明確企業本身的優勢和劣勢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
(3)擬訂、評價和選擇戰略方案。在明確戰略思想和對環境調研有了分析結果之后,就需要擬訂多種戰略方案,對每個方案進行評價,指出各方案的優缺點,并作出選擇,即確定最后的滿意方案。
(4)戰略方案的落實和在實施中修改完善。通過戰略規劃或戰略計劃使之具體化,從時間和空間上加以落實。從時間上,劃分為若干戰略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計劃目標;從空間上,將每個階段的目標落實到每個部門和各個生產經營單位直到個人,保證戰略任務的順利實施。在戰略方案的執行過程中,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地對原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調整,使之完善。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1 5.
【正確答案】 經營戰略的實施是指貫徹和執行已選定的戰略決策方案所開展的活動。因此,在經營戰略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分解、任務合理的原則。企業經營戰略目標應該分解為企業各部門和下屬各單位的具體目標,以便落實責任和檢查監督。給各部門、各單位直至個人應完成的具體目標應合情合理,既有利于挖掘潛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又要切實可行,具備實施條件,有其實現目標的可靠性。
(2)統一領導、組織協調的原則。實施企業經營戰略,必須由企業高層管理者進行統一的領導,加強協調,以保證企業各部門、各單位以及全體職工,統一行動,步調一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以保證企業經營戰略總體目標的實現。
(3)突出重點、兼顧全局的原則。一個合理的經營戰略方案應明確地規定戰略重點,以突出企業的主攻方向。這些重點一般是對企業發展的全局有決定性影響的方面,如企業的優勢所在,或制約全局的薄弱環節、主要矛盾等。抓住重點,有利于推動全局。同時也要兼顧全局,用重點來帶動一般,以一般來保證重點。
(4)適應變化、機動靈活的原則。戰略是對未來一定時期的謀劃和方略,但具體到實施時,環境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戰略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應機動靈活,適時調整和修改原有的戰略方案,使之符合變化了的新環境,以充分發揮戰略的指導作用。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2 6.
【正確答案】 組建企業戰略領導班子需要遵循的原則有:
(1)選擇首要領導的原則。組建企業戰略領導班子,首先要選好第一把手。根據企業所面臨的環境和企業成長發展的要求,在特定經營領域內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的確定、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對第一把手決策能力的高標準等,選好首要領導。
(2)首要領導組閣的原則。即由已經選定的首要領導者來選擇和確定戰略領導班子的其他成員,這有利于領導班子的能力匹配、和諧合作,有利于發揮協同作用。
(3)能力匹配優化組合的原則。即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能力應該互補,相互匹配。一般圍繞第一把手的能力狀況和戰略管理的要求,選擇具有第一把手不具備的能力的人員,進入領導班子,以其之長彌補第一把手之短,實現優化組合,形成領導班子集體能力的優勢。
(4)合作、和諧原則。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要能夠團結合作、相互配合,建立領導班子內和諧的人際關系,以保證領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66 五、論述題。 (1).
【正確答案】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邁克爾 波特教授是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對企業經營戰略的研究有其獨特見解和突出貢獻的學者,他所寫的《競爭戰略》和《競爭優勢》兩本專著,在學術界和企業界都產生了很大反響。他的主要理論觀點是:
(1)企業的外部直接環境是行業環境,任何一個企業總是屬于某一行業或進入多個行業。因此,制定企業經營戰略必須進行行業分析,尤其是行業結構分析,分析行業內存在的各種競爭力量及其對比關系。波特認為,行業內有五種競爭力量,即行業中現有的競爭者、潛在的進入者、替代品的生產者、資源的供應者和產品的購買者。它們共同決定行業競爭的強度以及產業利潤率,而且其中必有一個或幾個力量處于主導地位,起關鍵作用,影響著企業戰略的選擇。
(2)企業制定經營戰略實質上是制定基本的競爭戰略,針對不同的競爭力量,采取不同的競爭戰略。波特提出有三種基本的競爭戰略可供選擇,即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目標集聚戰略。
(3)由于產品有其壽命周期,決定著行業也隨之演變;行業也有其壽命周期,處于不同壽命周期階段的行業,其企業的投資戰略也是不同的。
(4)每個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必須形成自己的戰略優勢,謀取競爭中的優勢地位;要建立起優于競爭對手的核心能力、成長能力、快速反應能力、適應變化能力;分析企業自身的“價值鏈”,找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構造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盈利潛力巨大的“價值鏈”,形成對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優勢,以“特”取勝。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155